當時這邊溪有一個小水庫,供應這一邊的所有用水,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火車頭的用水 ,沒水火車就動不了, 小水庫是在學校往車站的方向,有一座小鐵橋 一條小河流過的樓阿溪,向左往山裡走,幾步路就可以看到水庫,攔截小溪的溪水,所以蓄水量就看當地的下雨量來決定
三貂嶺的冬天,總是細雨綿綿,有時候可以持續一個月,好處是冬天不會缺水,缺水都是發生在夏天,沒水是很麻煩的一件事,就算是現在也一樣
沒水時,都會看到機務段的同事,三四個人 扛出一台很大的抽水機,應該是吃柴油的,費盡力氣把它搬到基隆河邊,河岸和機務段至少有三層樓高, 搬到河岸後 幾個人又會花很長的時間,一次又一次的啟動抽水機,因為是用手啟動的 而且一年才會用一次,當然很難發動

幾個大人好不容易 發動了抽水機,高興沒幾分鐘,就笑不出來,因為河水打到一半就上不去了
我看過好幾次,好幾年,他們都沒成功過,應該是馬力不夠吧

上次編輯 200928

———————————————————————————————————

 

民國六十年的七月九曰,歷經多年的失敗,他們終於想到方法,成功的把水抽了上來。他們先在河邊挖了一個小型的蓄水池,把水引到靠機關庫一些,再把抽水機架在河谷的腰部,理論上可以減少一些阻力,河水也終於抽了上來。

 

也許是老天有意捉弄,民國六十年的1971年,是機關庫在三貂嶺的最後一個年頭,研發多年才成功的河水抽取,只使用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因為那一年之後,機關庫不再缺水,因為人去樓空 ,沒有人也沒有火車要用水。

 


 

 

Copyright: 1970 SanDiaLing Depot Club.

 

版權 : 三貂嶺機關庫聯誼會

Contact email: sand0@gate.sinica.edu.tw

  Last Updated at :

水荒時的抽水馬達

河岸可以看到有人在洗“溪阿碳” 那是當時每天可以看到的景緻 也是礦坑分給鄰居的一點雞骨頭

感謝文章伯,阿蓮的珍貴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