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A23/時論廣場   2007.06.22

觀念平台》:   補償失利者

瞿宛文
 

    全球化已經到來,世界已經變平了,有些人能從全球化中得利,有些人則不能。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台灣的窮人增多,所得分配惡化,自殺逐漸成為台灣人主要死因之一。我們需要社會政策來協助這些失利者嗎?還是就將其當作市場經濟殘酷的現實之一而默默接受?

    其實所有的國家都在面對這問題,這已成為最重要的政策問題;一方面要考量經濟開放到何種程度,一方面是國內相配套的社會政策是否到位。歐美國家尤其美國,一向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動者,但他們也在討論全球化的進度與其社會代價,討論這兩種政策的配合。

    在美國,保守派一貫支持自由市場,贊成自由貿易與資本的流動(抱歉,人力市場除外),基本上也反對社會福利制度,認為個人應對自己負責,國家不需介入。因此對他們而言,這問題比較單純,全球化只是牽涉到如何開放與多快開放的問題。

    不過,主流自由派學者尤其是參與民主黨政策討論的學者,已經形成共識,認為必須要對全球化的負面影響提出相對應的社會政策,如此才能抗衡民粹式的一味反開放、歸罪於中國、回歸保護主義的保守主張,也才能維續全球經濟秩序。

    執教於哈佛甘乃迪學院的土耳其經濟學者羅德理克(Dani Rodrik),是全球化議題的專家,他在此議題上務實的看法近來極受矚目。他清楚主張應該把社會保險與貿易開放看做是一個銅板的兩面,缺一不可;而此時此刻,對美國而言,相對於貿易的高度開放,以及相對應社會保險的闕如,推動社會保險比推動進一步貿易自由化更為迫切得多。

    經濟學人雜誌百多年來,一向標榜以自由經濟為其信念,反對政府干預,對全球化的好處更是推崇備至。即使這樣的刊物,近年來也一再地主張,要以社會政策來協助全球化的失利者。在其今年一月中的專題報導中,其副標題就清楚指出:所得不均與薪資停滯形成一毒性加劇的組合,威脅著全球化的進程。自由經濟的捍衛者為何竟然主張多些政府干預?

    這是因為經濟學人務實的看出,歐美國家若不處理全球化帶來的社會成本,社會上的反彈力量很可能會導致在政治上轉向採取民粹式的保護主義。而美國哪天若走向保護主義,那此波的全球化就會嘎然而止,重蹈一百多年前第一波全球化的覆轍。第一波全球化正是因為社會反彈導致轉向,但也因此造成全球經濟大恐慌。

    簡言之,在歐美社會,因應社會的反彈,比較負責任的主流看法,越來越傾向於將社會保險與貿易開放結合在一起談,希望以社會安全網的方式來補償失利者,來確保社會公平與秩序穩定,以免全球化走上回頭路。在台灣,全球化下的失利者所在多有,卻因各種政治因素,並未形成整合性的訴求與壓力團體,但並不表示這問題不存在。建立社會保險制度來補償失利者,此其時矣。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台社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