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集遊法欠缺的信任感〉,2008年11月11日,中國時報「觀念平台」專欄。 |
〈我輩法律人〉,2006年3月15日,中國時報「觀念平台」專欄。 |
〈複數的二二八〉,2006年3月1日,中國時報「觀念平台」專欄。 |
〈審議不一定民主〉,2006年2月15日,中國時報「觀念平台」專欄。 |
〈所謂的「憲政慣例」〉,2006年1月25日,中國時報「觀念平台」專欄。 |
〈兩種「臺灣青年」〉,2006年1月11日,中國時報「觀念平台」專欄。 |
〈晶晶的淚水〉,2005年12月28日,中國時報「觀念平台」專欄。 |
 |
〈追究蔣介石二二八法律責任的困難〉,2017年03月01日,上報。 |
〈第一步就踏錯的司法改革〉,2016年07月20日,蘋果日報。 |
〈焦點評論:《政治案件檔案法》不容再拖〉,2016年03月08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
〈黃丞儀觀點:即將卸任的總統還是總統〉,2016年2月20日,風傳媒。 |
〈不能背棄的憲政承諾〉,2015年12月07日,自由共和國。 |
〈嚴管總有漏 食安要靠全民「推」〉,2015年12月07日,聯合報民意論壇。 |
〈沒有人喜歡騎牆派?〉,2015年12月07日,想想論壇。 |
關於〈立法院應即彈劾馬總統〉的十項說明,2015年11月06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
〈立法院應即彈劾馬總統〉,2015年11月04日,想想論壇。 |
〈學生搭橋 部長無情拆橋〉,2015年08月04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
〈進入正當性危機的時代〉,2015年07月31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 |
〈憲改: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2015年04月19日,想想論壇。 |
〈痛苦追求的「榮光」〉,2015年02月24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
〈辭總統 還不如解散國會〉,2014年12月03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
〈改變,不是光靠打敗國民黨〉,2014年12月01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 |
〈被動的人才外流〉,2014年08月12日,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
〈七一之後──「一國兩制」的夢醒時分〉,2014年07月02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 |
〈黃丞儀觀點:中央研究院的法律地位〉,2014年05月12日,風傳媒。 |
〈把五十萬人的亢奮轉化為冷靜政治判斷〉,2014年04月06日,新新聞。 |
〈馬總統應該追求的歷史地位〉,2014年3月27日,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
〈公民運動創造的憲法時刻〉,2014年03月23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 |
〈反對「指鹿為馬」的假民主〉,2014年03月19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 |
〈從民族主義教科書中拯救憲法〉,2014年01月29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 |
〈拯救這個國家的靈魂〉,2013年11月04日,自由時報電子報。 |
〈總統先生,請停止創造憲政惡例〉,2013年09月09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 |
〈千萬風吹過的夏天──軍隊必須重新與台灣社會和解〉,2013年09月02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 |
〈廢除軍事審判,此其時也!〉,2013年07月30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 |
〈畫龍不點睛的大法官解釋〉,2013年05月02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
〈誰是大老闆?〉2013年02月22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 |
〈左手打右手的執政黨───馬主席應該面對核四問題〉,2013年03月22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 |
〈依法行政的悖亂政治〉,2012年12月29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
〈一千個傷心的理由〉,2012年5月25日,廢死聯盟《廢話電子報》第九期。 |
〈台灣最恐怖的動物〉,2011年4月21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
〈中科環評?見樹不見林〉,2010年8月30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廢除死刑是選擇題而非是非題〉,2010年4月8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環評案樹立司法新標竿〉,2010年3月2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改變的力量〉,2008年11月19日,南方電子報。 |
〈權力失衡的真實危機〉,2008年1月20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踩在政黨政治的紅線上〉,2007年10月4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讓司法審判去政治化〉,2007年9月12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
〈共和國的敵人〉,2007年3月21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
〈別拿成本效益當護身符〉,2007年3月19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揭穿比較法的面紗〉,2006年12月30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憲政考題,大家一起解〉,2006年12月25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讓正義被看見〉,2006年12月16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
〈可為秘密外交說謊嗎?〉,2006年11月6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陳水扁下台的時間點〉,2006年8月14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
〈七一五宣言的兩難之境〉,2006年7月20日,南方電子報。 |
〈走出法治危機〉,2006年7月18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轉型正義如何落實〉,2005年11月22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晶晶案,不可等閒視之〉,2005年5月4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從超限戰看兩岸互動〉,2005年4月11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
〈反併吞困境中的邵族〉,2005年3月29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向推理小說借靈感〉,2005年3月13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當國家治理與公司治理相衝〉,2005年2月19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市場歧視與平等權 — 從國內第一位視障律師的遭遇談起〉,2005年2月24日,南方電子報。 |
〈誰留下的未爆彈〉,2004年12月6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社會分裂,司法自治—評總統大選判決〉,2004年11月6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釋憲修矣,修法其時〉,2004年9月16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生存與尊嚴不只是口號—從鄒族蜂蜜案談起〉,2004年7月25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陳舜伶 |
〈大學自治路上的裸奔〉,2004年6月29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民調豈是決策明牌〉,2004年2月11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檢察官何必召開記者會〉,2003年8月5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磨刀霍霍向後山〉,2003年7月28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叫父親太沈重〉,2002年8月14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
〈偷拍光碟案的幾迷思 訴諸司法程序 能帶來正義嗎?〉,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2001年12月21日。 |
〈瞭解瑞舞,再談管制瑞舞〉,中國時報,時論廣場,2001年7月。 |
 |
〈別拿促轉條例當藉口〉,2017年11月20日,蘋果日報。與葉虹靈合寫。 |
〈轉型正義不能只有勾銷罪名〉,2017年11月29日,上報。與葉虹靈合寫。 |
〈蔡英文應出面主導轉型正義〉,2016年06月21日,蘋果日報。與葉虹靈、吳叡人、黃長玲、陳俊宏合寫。 |
〈給蔡英文總統的轉型正義備忘錄〉,2016年05月17日,報導者。與葉虹靈合寫。 |
〈轉型正義的「機會之窗」〉,2016年04月21日,蘋果日報。與葉虹靈合寫。 |
〈國民憲法與國家條件〉,2016年04月11日,自由時報。與吳介民合寫。 |
〈紀念金瓜石戰俘營〉,2003年2月13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與黃瑞明律師合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