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鎖山、三角嶺頭山

曾忠一  

      瑪鎖山海拔234公尺,上面立有圖根點,位於萬里市區東南方1.4公里,就在大武崙山(231公尺)西北方1.7公里處,它是台北縣萬里鄉和基隆市的界山,由基金公路縣市界附近的萬里鄉垃圾場入口啟程,步行40分鐘可到達基點。三角嶺頭山海拔157公尺,上面有土調圖根點,位於基隆火車站西北方2.6公里,也就是大武崙山東南方1.1公里處,這座山通常與大武崙山連走,從大武崙山下來後沿著稜線往東南方走40分鐘可到達基點。過去三年來的台北地區周日登山活動表(每星期五自由時報14版)上, 瑪鎖山出現了4次,三角嶺頭山出現了3次,還算是山友們常去登頂的郊山。關於這兩座山的資訊,文字上的幾乎不見蹤影,只有登山地圖上才有,例如張茂盛繪製的大台北地區登山導遊圖集和龔夏權繪製的大台北地區登山健行路線圖解,我從這兩份資料才知道它們的正確位置。

      我本來打算由基金公路上的萬里垃圾場入口出發,一天之內連登瑪鎖山、大武崙山、三角嶺頭山和定國山(104公尺)等四座矮山,最後下山到基金公路上的石皮瀨站牌搭車回家。那天10:25就抵達基隆火車站,下車後到基隆客運站,仔細看班車路線和票價表,以便了解最新的交通資訊。10:45搭上開往金山的班車,一路上仔細注意路邊的景色,以免錯過下車的地點,因為今天預定登上四座山,可能要花費五六個鐘頭之久,不想多走不必要的路耗費體力。11:10在市界站牌下車,這裡是基金公路的最高點,也是鞍部,199012月去過的三界山(崁頭崙,361公尺)就在山谷的對面。「登山導遊圖集」上註明, 瑪鎖山的登山口在武中幹75電線桿旁邊,但找到了這根電線桿後,發現沒有登山口,只有駁崁,不能上去。附近的7677兩根電線桿之間似乎有上山的路,但走進去後發現只是一塊空地而已,根本沒上山的路。拿出地圖查看弄清楚以後,沿著公路往前走,進入萬里鄉境內,終於在武中幹8182這兩根電線桿之間找到了登山口,旁邊還有一片登山布條,這裡的確是地圖上標註的萬里鄉垃圾掩埋場的入口。

11:23右轉走上還算寬闊的上坡柏油路,不久遇到一位開車下山的可能是垃圾場的員工,他停下來問我要去哪裡,我說要去爬 瑪鎖山,並且把地圖拿出來給他看,他就讓我繼續上去了。11:35到達一個岔路口,這裡有幾片布條,旁邊還有嶺頭高分17電線桿,這個岔路應該是第二登山口。掩埋場就在不遠處的右下方,不斷傳來撲鼻的惡臭,令人難以忍受。這裡展望良好,可以看見西北邊高聳的丁火巧山(472公尺)、磺嘴山(912公尺)以及萬里鄉的村落和一座涼亭。在外海怪颱納莉 ( Nari )已形成8天了,一直在台北市西北方四五百公里處的海面上滯留打轉,昨天似乎開始出發,往台北方向逼進,由於北台灣在颱風暴風圈外圍下降氣流的籠罩下,因此天氣特別悶熱,這是91日入秋以來最熱的一天,剛才這段上坡路雖然並不陡,但在大太陽下還是走得相當辛苦。我右轉走上破損的柏油路面,逐漸遠離垃圾場發出的臭味,11:40看到右邊掛著一些登山布條,這裡應該是第三登山口。我再右轉走進山徑,裡面有樹蔭擋住炙熱的陽光,感到十分涼爽,路跡明顯,而且一路上都有布條做為導航之用,不過蜘蛛網太多,不得不一再撿起小樹枝輕輕撥開。沿途有4個高地,但都不是 瑪鎖山。山路似乎都是沿著稜線而行,起伏不大,走起來十分輕鬆愉快,透過樹葉的縫隙,可以看到左邊的大海。12:01終於抵達基點,旁邊良友登山隊的指示牌上寫著:「瑪瑣山,234m」,北半邊展望良好,風景十分別緻,可以見到基隆嶼、 瑪鎖漁港、野柳岬等基隆海岸的地標,協和發電廠的三根高大煙囪、正在海上緩慢航行的兩艘大船、翡翠灣和附近的社區也清晰可見。至於外海,則是海天一色,一樣蔚藍,完全看不出颱風正要來襲的樣子。另外,西邊的丁火巧山也歷歷在目,由這裡發現那座山和下面的北基新城落差甚大,難怪兩年前由這個新社區出發,沿著寬廣的大路,經過高爾夫球場到達山頂上的基點,需要費時兩個鐘頭之久。

基點旁邊空地窄小,沒有樹蔭,連欣賞這樣特別的景緻都會受到陽光無情的曝曬,因此根本不能久留。12:11開始下山,下山的小徑幸好一點也不陡,一路上輕鬆愉快,12:26經過一個水池,然後走進乾涸的小溪谷,沿途都有登山布條,不至於迷路。12:42走出小溪谷,從菜瓜棚下穿過,到達菜園,然後沿著山邊的水溝,踏上水泥路,再左轉走到大路上,這條路是武聖街,路口有一根外澳高分137電線桿,這裡是以反方向上登 瑪鎖山的登山口。這一帶是新社區,有便利商店、飲食店、雜貨店。根據「登山導遊圖集」,前往情人湖的山路在武聖街148號旁邊,我找到了這條巷子,編號為武聖街144巷,上方正好有輸電線通過。我走進去這條巷子,不久在外澳高分14電線桿上看到了不少布條,旁邊還有一座很像廟宇的武聖街老人休閒活動中心,但我沒看清楚廟的名稱。我曉得這條山路以後,就到附近一家飲食店享用了一碗扁食湯(pian-sit)做為午餐。在登山途中若在外面解決午餐,我最喜歡扁食、米苔目(bi-thai-bak, mi-chhi-muk),其次是肉庚麵(ba-ken-mi)或台灣炒麵,至於牛肉麵則份量太多,對隨後的登山並不適合。我以前嘗試過從萬里國中那邊上登 瑪鎖山,但找了很久都沒見到登山口,後來從地圖上看到可能的登山口在武聖街,但一直沒認真嘗試。現在由此下山後發現,這個登山口反而不易找到,幸好沒由此上登,否則一定免不了失敗。若要由此上登,可在基金公路上的武聖街站牌下車,然後沿著武聖街往北走,通過148號附近的輸電線下方,找到外澳高分137電線桿,這裡有登山布條。接著左轉踏上水泥路,不到一分鐘碰到水溝,再右轉沿著水溝旁的小路,不久就可看見左邊有一小溪谷,這就是登山口,進入小溪谷後步行50分鐘山路,就可順利到達基點。最方便的登山口還是萬里垃圾場,因為登山口容易找到,而且只需走25分鐘山路。

吃完午餐後,1:12回到上面提到過的老人活動中心,正前方有一山峰,我想越過這個山峰就是情人湖了。我目標正前方,由電線桿旁邊的小路上去,1:16碰到一泥路,這可能是東西快速道路之一的萬里瑞芳公路,正在修建中,還沒完工。我繼續往上走,1:17看到左邊有三棟鐵皮屋,我取中間的沿山谷旁邊的上坡小徑,沿途有幾片布條,1:26抵達最高點,這裡也是小鞍部,附近是墳墓區。我看往右邊走似乎比較順路,沒想到半個小時後才發現走錯了路,那時已到達基金公路上裕隆倉儲的對面了。在小鞍部時,我沒把地圖和指北針拿出來仔細研判,就貿然的往南走去,其實只要往北走就可找到路前往東邊直線距離一兩百公尺外的情人湖了。既然已到基金公路,我不想在大熱天下再走回頭路,只好沿著大路往基隆方向走去,由另一條路登上下個目標,這時太陽很大,不得不撐起雨傘擋住炙熱的陽光。2:15抵達外寮站牌,然後進入基金一路208巷,這是通往情人湖和大武崙山的大路,現在比我19911月來時寬闊得多了。走了250公尺後,2:20經過一個山谷,根據「登山導遊圖集」由此有路通往三角嶺頭山,我就左轉進入小路,希望直接上登三角嶺頭山,不再去大武崙山了。這座山附近有古蹟,有基點,有山水之勝,值得一再造訪,今天由於走錯路無緣再見到,實在可惜,只好等以後有機會再來了。進入這個山谷後,2:32碰到一個岔路口,我取右邊的路,旁邊有一片布條,似乎有登山隊曾經來過。沿途是柚園,不過沒見到成熟的柚子,山谷那邊的山上有峭壁,而上面的山峰應該是三角嶺頭山吧。我漸漸深入山谷上方,最後沒有明顯的山路,也沒有登山布條可供導航了,只好費勁的攀上陡坡希望不久以後能到達稜線。2:45幸運的抵達稜線上的山路,這裡的布條較多,應該是由大武崙山連登三角嶺頭山的捷徑。2:47碰到石壁,由這裡可見到基隆嶼和協和電廠的三根高大煙囪,其他方向則展望不好。我小心翼翼的攀上峭壁,2:55到達峭壁上方,3:08看到了基點。「山水雲」的指示牌上寫著:「三角嶺頭山,157m,土調圖根點」,旁邊還有路標寫著:「往定國山、基金一路」和「往大武崙山、情人湖」,基點附近展望不好,在樹林中什麼也看不見。現在想起來,最好不要由這條路上登三角嶺頭山,因為路跡不明顯,也許會迷路,將來若有老練的登山隊將這條路加以整修,佈設登山布條,這條路線才會變成大眾化的登山路徑。

我立刻離開基點,繼續往東南方向前進,下個目標是104公尺高的定國山,一路上山路還算好走,3:20穿過芒草,這裡是一片稍微平坦的空地,有一條泥路,也許是高壓電塔的保線路,我左轉踏上保線路,以便緊貼著稜線往前走去。3:28遇到岔路,我右轉走上上坡路,3:35抵達一處高壓電塔,但沒編號,這是第一座山峰。3:40抵達一個鞍部,我先左轉,再右轉,3:45又到達一座高壓電塔,但這也不是定國山,不過這裡展望良好,在左邊可看見山谷對面幾星期前登上過的九華山(145公尺)、摩天嶺(145公尺)、大德山(110公尺)以及飛鳳山(110公尺),尤其是大德山上的紅白相間的高大天線更是顯得宏偉,的確是基隆市的最明顯的地標。還有,遠方的基隆嶼和基隆山(588公尺)也清晰可見,在這裡看到前面還有一座山峰,不知是否定國山。我繼續沿著明顯的保線路往前走,但沒路通往這座山峰,不久又走到一處鞍部,前面又有一座山峰,但還是不能確定那就是定國山。到現在為止今天已經將近步行了5個小時,走過14公里路,我不想在大熱天高溫下再繼續尋訪定國山,於是往左邊找路下山,4:07抵達新西街57巷,然後抄小徑,4:30順利的踏上西定路,坐公車到基隆火車站,結束了那天不甚成功的基隆登山之旅。

今天不但沒連登4座山,而且雖然登上了兩座山但是並不算連登,因為從 瑪鎖山下來後走到基金路上,才再登上三角嶺頭山的。還有,定國山沒找到,不知它是三角嶺頭山東南方的第幾座山頭,我甚至懷疑上面提到過的登山地圖上所說的海拔104公尺是否正確,希望以後有機會再由基金公路上的石皮瀨站牌上去查看,解答我的疑惑。現在已把定國山列為攀登未成的山,一般說來反而低矮的山容易找不到,例如過去12年來攀登成功的山平均高度為383公尺,而未成的山平均高度卻只有273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