壢西坪山、下太平山


曾忠一  

    壢西坪山高度524公尺,頂上有一顆二等三角點,位於苗栗縣 蘭鎮境內,大約在卓蘭市區東北方1.5公里處,這座山是俯瞰水果之鄉卓 蘭鎮的最佳地點。下太平山高度501公尺,頂上有一顆三等三角點,位於 卓蘭鎮和三義鄉交界處附近,大約在卓蘭市區西北方五公里處,在這座山 上可俯瞰北邊下方不遠處的鯉魚潭水庫,這是最特別的地方。這兩座山稜 線相連,可以連登,從地圖上看起來屬於大克山(1236公尺)西方餘脈的 延伸,山勢平緩。不過嚴格的說,它們應該是關刀山南端支稜的延伸,但 被景山溪切斷了。有關這兩座山的資料並不多,《北台灣名山大系第三輯》 曾提到過壢西坪山,資料雖舊,但仍值得參考。另外,內政部衛星測量中心( www.moidlassc.gov.tw )的網頁上,對如何前往這兩座基點峰有詳細 的說明,也值得細讀。要不是這個網頁的介紹,我甚至不知道有壢西坪山 這座基點峰。

  根據前一天網頁上中央氣象局的天氣預報,苗栗地區是多雲的天氣, 氣溫23到31度,降雨機率20%,舒適度為舒適到悶熱之間,這雖然不是理 想的登山天氣,但總算差強人意,因為這個登山年馬上要結束了。六月以 後天氣太悶熱,氣溫太高,登山實在累人,因此我通常把5月當做登山年 的最後一個月。當天可說是這個登山年的最後一次機會,非去不可,我打 算在卓蘭下車,然後先登上壢西坪山,再往西踏上西坪台地上的農路,穿 過三省道後,沿著稜線上的苗52鄉道登上下太平山,最後繼續往西走到三 義火炎山(596公尺)下的伯公坑站,搭乘4:55由內埔(后里鄉)開往三義的班車由台北到卓蘭,有兩個途徑前往。一為先搭統聯客運到台中縣東勢鎮 ,再轉乘豐原客運班車到卓蘭。這條路線車次還算多,但路途稍遠了一點 。我決定還是先搭台汽班車到苗栗,再轉車到卓蘭。2001年5月中旬的一 天,我搭上6:40開往苗栗的班車,8:15在龜山站牌轉乘前往大湖的班車, 接著在大湖再轉乘前往卓蘭的班車,終於在9:55抵達卓蘭。

  卓蘭以前曾經到過一次,當時我去那裡的目的是想由卓蘭健行到東勢 。那次在卓蘭下車後,先在客運站休息了一會兒,仔細閱讀班車時刻表。 然後在卓蘭市區閒逛了一下,看到了峨崙廟,再沿著三省道走上蘭勢大橋 ,這是我第一次以步行方式跨過大安溪進入台中縣境內。接著走上上坡路 ,經過吊神山(594公尺)和罩蘭崎山(423公尺)的登山口。這兩座山在 《中台灣名山大系》(曾木樹主編,1981年,戶外生活圖書)曾經提到過 。最後一路下坡到達1999年921大地震嚴重受創的東勢鎮。我在東勢市區 閒逛了很久,幸而沒見到多少大地震的駭人遺跡,有很多建築物正在重建 ,造成多人傷亡的建築物東勢王朝也全部拆除了。後來我前往豐原客運站 細讀班車時刻表,以便將來到這一帶爬山時可很順利的搭車到登山口。最 後我搭上統聯客運班車,經過豐原,沿高速公路回到台北。那次健行途中 ,看到來往卓蘭、東勢的豐原客運班車不少,甚至由卓蘭到台中的班車也 夠多,唯獨到苗栗的班車很少,難怪以前大部分由東勢那邊過來移墾的卓 蘭居民是向南看的,它們心繫的是台中縣,而不是苗栗縣。雖然那次健行 沿途沒見到特別的風景,但能跨過大安溪,拜訪兩個中部的客家鄉鎮,又 經過兩座山的登山口,也算是相當特別的收獲了。

  這次在卓蘭下車以後,再度到金碧輝煌的峨崙廟參拜,這座廟主祀神 明是三山國王,這主要是客家移民的信仰。我最早接觸到神明就是三山國 王,在我童年的時候,花蓮市鐵路部老家前面一戶人家就供奉三山國山, 這是當地不分族群的主要信仰,但一直沒蓋廟。離開峨崙廟後,前往不遠 處保存良好的繼述堂,這是卓蘭當地第一大家族詹姓的袓廟,這個袓廟有 一百多年歷史,為一進式建築,兩側建有橫屋,外面則設有門樓。卓蘭詹 家,和新竹縣新埔鎮樟樹林詹家一樣,父系袓先來自中國廣東省潮州府饒 平縣。這是我見過的最壯觀、最完善的祠堂,我心裡有點羨慕,但仔細想 了一下,母系和父系祖先一樣重要,祠堂只是父系祖先的象徵而已。國內 好多人自稱黃帝子孫,有人還去中國黃帝陵祭拜,沒有正確紀錄的家譜做 為根據就人云亦云的認定黃帝是始祖,很有問題,更何況母系祖先也一樣 重要。離開詹氏祖廟後,10:30抵達軍民廟,這座廟祭祀滿清末年與原住民 作戰而死的湘軍,廟後有不少死難軍人的墓碑,不過戰死的原住民骨骸 不知流落在何方。

  看過這座廟後,回到卓蘭市區,在那裡吃了午餐,10:55開始出發。 我沿著中正路往卓蘭高中方向走去,11:00經過文峰橋,在這裡可見到左 前方有一座小山峰,和這裡的落差不大,大約只有兩百公尺而已,這就 是壢西坪山。11:03抵達卓蘭高中的大門,此時道路拐向左邊。11:04遇 到一處岔路口 ,直行為山下農路,右轉的路可通往雙連和雙鳳宮。我右 轉走上前往雙連的道路。11:10經過福德祠,11:15到達另一個岔路口 , 直行是打鐵坑農路,左轉的路可通往雙連,這裡也是卓蘭鎮第一公墓的 入口。我左轉進入公墓,11:33到達有金黃色屋頂的三層樓卓蘭鎮納骨 塔,這座建築物其實遠在卓蘭市區就可清楚的看見,不過當時會以為這 是一座大廟。從卓蘭市區到這裡,都是沿著往雙連的產業道路前進,不 走進岔路,沿途都是果園,大都栽種葡萄和水梨。越往上走,視野越大 ,卓蘭市區盡入眼簾,但由於當天霾氣過多,並不是看得很清楚,至於 大安溪谷和東勢境內的山峰,則被雲霧籠罩住,完全看不見。

  我在路口左轉,走上納骨塔前的道路,停下來欣賞山下的景色,在 這裡可清楚的看到壢西坪山頂附近的電線桿,也知道要如何上去才是捷 徑。我走上坡度很陡的狹窄水泥路,兩旁都是果園,11:45到達一處有 十幾戶人家的聚落,這裡是小路的最高點,也是分水嶺,可以看見北邊 零落的山谷,這裡就是登山口,看起來離基點已經不遠了。這附近有一 根電信平頭枝13電桿,還有三角點左轉的圖形,附近一戶人家的門牌號 碼為西坪26之2,院子內停了一部小汽車。由此可見小汽車可直達此處 ,這附近也有地方可供停車,喜歡摸基點的人可開車直接到這裡。我左 轉走上坡度更陡的小路,五分鐘後到達最高點,這裡有電信平頭枝11右 2電桿,還有三角點的圖形。從這裡已可看出,山頂就在二三十公尺外的 小丘上。我小心的踏上草地往最高點走去,11:55到達了基點,附近的竹 林上有古道翁登山隊和綠野登山隊的指標,說明這是524公尺高的壢西坪 山。

  在基點上展望不錯,但南邊被一排竹林擋住,看不到卓蘭市區的景色 ,另外三邊則是荒涼的台地和山谷,沒什麼特別的風光值得看。我只停留 5分鐘,就離開基點,到達剛才的登山口後,沿著柏油路往西北方向走, 不久踏上西坪台地上的農路。12:13遇到一個岔路口,右轉可通往汶水坑 ,往前直走有路通往卓蘭市區。我繼續往前走,12:18又遇到岔路口,左 轉可下卓蘭市區,由地形圖看來,我該繼續直行。12:25再遇到一個岔路 ,左轉又可下卓蘭市區,我則該右轉。12:30到達花露花卉農場,這個農 場規模看起來相當大,裡面有一些遊客。我再左轉往西直走,大約20分 鐘後又左轉,此時道路慢慢盤旋下山,離開西坪台地了,1:03終於抵達 三省道。路口有往西坪的指標,這就是我剛剛離開台地的路。我沿著南 下的三省道走上一小段上坡路,經過三玄宮的入口,1:05抵達鞍部上的 岔路口,往右是通往鯉魚潭水庫的苗52鄉道,往左則是南下的三省道。 這個鞍部在當天上午坐車前往卓蘭時曾經經過,新竹客運設有酸甘湖站 牌。

  從卓蘭市區經壢西坪山走到酸甘湖站,雖然岔路不少,但這些路線 在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上都標示得很清楚,而且不是柏油路就是水泥 路。西坪台地高度約450公尺,面積約2平方公里,即200公頃,相當平坦,不過最大的問題可能是缺水,北邊不遠處鯉魚潭水庫的水位只有276公尺而已,台地上根本無法利用這個水源,因此農家稀疏、寥落,只能 種植果樹或設立休閒農場而已。走在這麼高的台地上,周圍的山都變矮 了,有時會以為是在平原上呢。當天氣溫雖高,但太陽不大,走在平坦 的台地上的農路,車輛很少,心情相當愉快。

  酸甘湖站牌附近有攤販在賣食物和冷飲,通過的大卡車相當多。我 左轉踏上東行的苗52鄉道往鯉魚潭、三義方向走去,起先是上坡路,路 面相當寬廣,一大堆大卡車呼嘯而過,看不出在載運什麼貨物,很可能 是砂石,但又不怎麼像。1:30看到前方有一隆起的小丘,我想這就是下太平山了。這條大路大致循著寬廣的稜線往西而去,兩旁都是果園。1:48抵達山下,附近有矮山支49-1電線桿,左邊路旁的民房門牌號碼是西坪 134之8,就釘在大門外,路邊就可看到。這民房對面有一條水泥路通往 山上,路口有兩片舊布條。我左轉上山,一直往高處走,不久看到右上 方有4根天線,這應該就是山頂了,我再右轉往上直奔,1:55看到在儲 水池旁的基點,這附近都是果園,沒有圍牆擋路。在基點附近可看到山 下鯉魚潭水庫的潭水、大壩以及一棟建築物。水庫在下方200公尺,由 於霾氣太重,並不是看得很清楚,但有一種朦朧之美。在這可俯瞰鯉魚 潭的山頂上,山風輕輕吹來,消除了一些暑氣,還有點振衣千仞崗的感 覺。

  2:05離開基點,退回登山口,再繼續沿苗52鄉道往西進發。以後一 直是下坡路,這條路蜿蜒下降到鯉魚潭邊,2:43抵達水庫的入口,然後 就在欄杆圍繞的平台上欣賞平靜無波的潭水。我在路邊買了一碗刨冰, 走到上面的觀景平台享用,這裡一塊不鏽鋼標示牌上寫著如何觀賞水庫 ,上面說:

      "遠眺水庫,由遠而近,由右而左,景山溪集水區、水庫蓄水區、大壩、
       水庫紀念碑、觀虹橋、取水塔、公園區。"

我照上文的指示,除了紀念碑和取水塔可能由於體積太小的緣故沒看到外 ,其他的都辨認出來了。另外,我往下游望過去,看到了溢洪道、後池堰 、在更遠處還有4座橋樑,其中一座該是舊山線鐵路的鋼橋吧。在這觀景 平台上有4座涼亭、綠廊,由這裡往上方看過去,沒想到還可見到下太平 山上的那四根天線。這時太陽已完全躲進雲裡,天色逐漸轉暗,微風吹來 ,這是那天最暢快的時分。這裡有碧波萬頃、有青色山巒、有壯觀溪谷、 有涼爽微風,此情此景,令人難忘,這是我在苗栗縣登山幾個月來看到的 最美麗的景色。

  本來還可經過旋轉門,走進大壩,但自己一個人無心遊湖,只在那一 帶停留20分鐘就離開。我繼續沿著公路往下走,3:30經過水庫的管理中心 ,在這裡還可見到下太平山上的那四根天線,3:35經過龍門橋,這裡已是 平地,附近有一個新竹客運的三櫃站牌,但5:40才有車開往三義。我繼續 沿著景山溪旁的公路往西走去,3:42經過一個很大的鯉魚潭水庫標誌塔, 不久通過舊山線鐵路橋下方。3:50又經過一處鯉魚潭水庫的標誌塔,上面 寫著青山、綠水、神雕,這六個字正確的說明了三義鄉的三個特色。前面 是一小片沖積平原上的鯉魚潭村,在這個平疇綠野上有漂亮的小屋和綠油 油的水稻田。4:23經過鯉魚潭拱橋,這是新山線鐵路的水泥拱橋,4:36到 達13省道。我繼續沿著這條公路往西走去,不久穿過高速公路下方,然 特別走近火炎山自然保留區的告示牌,這是三義火炎山的一個登山口,以 前我由西湖渡假村健行到豐原時並沒有注意到。

  在剛踏上13省道時,我曾回頭望一下南邊,看到有一大塊高地隆起, 查一下地圖,原來這也是一個台地,沒想到大安溪南北岸台地的地形這樣 發達,至少有西坪台地、后里台地、鐵砧山台地和剛提到的枕頭山台地。 最後一段路走在上坡的13省道上,這條路和苗52鄉道一樣,卡車特別多, 沿途噴出的黑煙簡直令人窒息,我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奮力走這段上坡路, 終於在5:00抵達伯公坑站牌,我在那裡等著4:55由內埔(后里鄉)開過來 的新竹客運班車。5:25終於搭上車前往三義,5:40原車再出發,6:10抵達 苗栗火車站,結束了卓蘭登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