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

曾忠一2003.2.5

    觀音山位於台北縣五股鄉和八里鄉的交界處,高度616公尺,登山口有好幾處,從聖心女中、八里渡船頭、西鞍北53鄉道最高點附近以及凌雲禪寺都可上登。據說以前登山隊還舉辦過觀音山八路會師,各個登山隊由八處登山口出發,最後在硬漢嶺上會師,那種場面一定很壯觀吧。除了聖心女中外,其他的登山口我都走過了,不過渡船頭那個登山口是40年前去過的,沿途的景色已忘得一乾二淨。最近幾年來台北附近的淺山幾乎都已走過,只剩下一些近年發現的小山還沒去,這次本來主要目標是基點峰硬漢嶺附近的455公尺高的鷹仔尖,我打算由聖心女中附近登上硬漢嶺,再南下尋訪鷹仔尖,但沒想到錯過了這座山,只好等下一次再專程前往了。

    130日是今年陰曆除夕,那天天氣晴朗,是一個絕佳的登山日子。我8:00從南港家裡出發,8:55抵達捷運關渡站。下車後不久紅22路車就來了,這路車班次還算多,應該是由台北市區到八里的捷徑。9:12在聖心女中站牌下車。然後走過陸橋,下去後經過聖心小學大門口,9:15右轉進入龍形五街,這裡是第一登山口。進去後不久發現,這是編號為北54的鄉道,一路上都是柏油路。9:19經過一座軍營,這裡應該是陸軍氣象中心,一位學生在這裡任職,以前也曾有幾位學生在這裡服役。9:23進入墳墓區,9:32見到觀音山在正前方,硬漢嶺上的天線清晰可見,坡度看來很陡,似乎高不可攀。我想由淡水河邊大約在海平面上的聖心女中要登上六百多公尺高的觀音山,至少要花費三個小時吧,我預計十二點才能到達硬漢嶺。

我回過頭來遠眺關渡大橋,但一片濛濛,能見度不好,漆上大紅色的大橋現在看起來似乎黯然失色了。9:37經過北54鄉道的1公里里程碑,9:50經過1.5公里里程碑,9:55經過慈光廟,然後繼續往觀音寶塔方向走去。10:03看見遠方的觀音寶塔,這是一座相當宏偉的大型建築物。我停下來,在路左邊看到好多片登山布條,這裡應該是第二登山口了。我仔細觀察這個地方,這附近是一片空地,旁邊有一根編號為石壁幹31-9的電線桿,在另外一根電線桿上還有路標,上面寫著「觀音山約70分、北橫古道40分」。從聖心小學旁邊的龍形五街沿北54鄉道一直往山區走去,不轉入岔路,50分鐘後看見觀音寶塔時就可找到第二登山口了,應該不至於錯過。

    我左轉進入山路,路跡明顯,大半是經過人工整理的山徑。這條路坡度雖然很陡,但走在步道上幸好不會感到太吃力,沒有任何危險性,算是一條相當安全的山徑。10:32抵達一處木屋,旁邊的木製路標上寫著「往硬漢嶺1.1公里」。這個木屋稱為八龍小亭,屋裡面有用毛筆寫的幾頁字條,稱為八龍小亭記初稿,上面這樣寫著:「本亭距硬漢嶺1.1公里,下至石壁腳登山口大埕四百公尺,再沿公路2.5公里達聖心。此山路原為當地居民種橘、竹筍小徑,又經龍形渡船業及登山客修剪道草,林蔭優雅,且甚陡峭」。這段話把那一帶的情況詳細的描寫,有助於登山,故特地抄寫下來。初稿上說的石壁腳登山口大埕,是指第二登山口旁的那片寬廣的空地。我在那個小亭休息了10分鐘,喝了幾口白開水,10:42才離開。

10:58經過一個岔路口,左轉是下山的路。那裡有水塔、石凳、鞦韆以及兩座小木屋。這個地方展望良好,可遠眺關渡大橋一帶的景色,但霾氣太多,不能看得清楚。淡水河有如鏡面般平靜的河面也盡入眼底,占山七峰的雄姿也矗立在眼前。我記得有一次登上硬漢嶺後,轉入前往占山的步道,不久下起大雨來,我撐著傘,一路上小心翼翼的上下這七座山峰,覺得非常辛苦,下山後狼狽不堪,鞋底黏了一大塊泥巴,走路非常吃力,我特別在路邊的水塘旁清洗了鞋底,才敢搭公車回家。

我繼續往上走,此時可見到硬漢嶺上的天線了,心裡想再過半個小時就可到達山頂。11:07又經過一個岔路口,左轉是下坡路。11:25看到一個路標,上面說往觀音山0.3公里,往龍形3.3公里,硬漢嶺就在不遠處了。11:40又經過一個岔路口,11:53終於抵達硬漢嶺,這裡正是硬漢嶺上觀景平台的下方。當時平台上有人問我從這裡可以下去嗎,我說從聖心女中上來,總共花費兩個半小時之久。

硬漢嶺上展望絕佳,闢建中的台北商港、淡水市街、淡水捷運站、關渡大橋等建築物歷歷在目。遠山近水,如向天山、面天山、七星山、淡水河出海口,都可清楚的辨認出來。海面上則海天一色,完全分不清。我坐在水泥基座上享用午餐,在溫暖的冬陽下飽攬淡水河出海口兩岸的美麗景緻。我還見到一艘渡船離開八里渡船頭,往淡水方向駛去,最後不見縱影,大概已抵達對岸了。

12:18離開,12;21看到路標上寫著:「占山2.05、凌雲1.64、渡船頭4.89」,原來這裡是前往渡船頭的岔路。我40年前曾經走過,那時剛北上求學不久,趁著假日跟花蓮高中同學搭渡船到八里,然後登上硬漢嶺,我記得沿途登山的人很多,跟著人潮而行就到達硬漢嶺了,但其他細節現在已不復記憶,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再走一趟。 不久看到左邊有小路,我記得十多年前登上472公尺高的楓櫃斗湖山(牛港稜山)以後,下到觀音山西鞍的北53鄉道最高點,然後進入上坡的小路,穿過芒草區,最後抵達硬漢嶺。我想當時就是由這段步道右邊的芒草區內的小路上來的。12;35又經過一個岔路口,路標上寫著:「占山1.56km、凌雲禪寺1.15km、硬漢嶺0.62km、觀音山風景區服務中心1.38km」。12:40經過另一個岔路口,路標上寫著:「占山、凌雲禪寺1.16 km、硬漢嶺0.78」。這裡就是前往占山的岔路口了,上面已說過我十多年前曾經冒著大雨艱辛的走過這條路。下一個目標是凌雲禪寺,我打算由凌雲禪寺往東走,然後南下鷹仔尖,再下山到公路上搭車回家。

我沿著步道往下走,但不久感到很奇怪,以前似乎很快就到達凌雲禪寺了,這次怎麼走了這麼久,都還沒到。我記得有一年報紙上說,從後山掉落的一塊巨大岩石幾乎砸毀了凌雲禪寺,莫非這座寺院已遷移到另一地點了。從這個地方已可見到右下方的公路,這條路應該是北53鄉道,這是由五股通往八里的山間公路。這一段步道雖是下坡路,但坡度較陡,我小心的一步一步的走下去。1:04終於踏上大路,看到左邊富麗堂皇的凌雲禪寺,也看到了寺旁高聳的鷹仔尖,凌雲禪寺後上方陡峭的崩塌地區也清晰可見。我記得以前凌雲禪寺周圍非常狹窄,現在看起來非常寬廣,我猜想一定是為避免受到山崩威脅而遷移後的新址,不是原來的地點了。看到週遭的景象以後,我想已經下過頭了,現在455公尺高的鷹仔尖矗立在凌雲禪寺東邊,落差至少兩百公尺,山形那麼尖,真是名符其實,看起來那麼高不可攀,我已走了四個多小時的山路,現在已很疲累,不可能再登上這座山了。1:30我走進凌雲禪寺,還不想放棄上登這座山,但找不到通往東邊的小路,我心裡想這次又錯過了目標,只好黯然離開,等下一次有機會時再走另一條路上去吧。

我沿著寬闊的凌雲路三段下山,這條路已完全不像十幾年前那麼狹窄破舊了,沿途有不少土雞城。2:10快到觀音山站時看見三重客運車迎面而來,我繼續前行,找到站牌後停下來等車。田埔巷口就在觀音山站牌旁邊,我打算下次坐車到這裡,沿田埔巷走到潮音洞,再仰攻鷹仔尖,這樣就絕不會錯過這座山了,最後上硬漢嶺,下八里渡船頭。2:37上車,這一天是除夕,台北人大半回老家過年了,人口幾乎少了一半,一路上暢通無阻,3:10就抵達涼州重慶路口站牌,然後轉乘306路車回南港,結束了今天的觀音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