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鞍頭山、十三分山、橫科山 曾忠一 2003.4.3 深按頭山又名畚箕湖山,位於汐止市、南港區和石碇鄉的交界處,高度422公尺。十三分山和橫科山都在汐止市境內,高度分別為438和193公尺。這三座山可在一個下午內連登,深鞍頭山的登山口在舊莊街二段底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以下簡稱茶場)上方的原木步道。前往這三座山最方便的走法是在捷運昆陽站搭小5路車,然後在終點站的光明寺或茶場下車,先登深鞍頭山,再依次登上十三分山和橫科山,最後在綠野山坡社區搭645路車到南港、內湖或士林。以反方向登這三座山也可以,交通還算方便。假如開小汽車的話,兩個小時內就可連登這三座山,不過這樣就太沒意義了。 我們因地緣之便,12:20在舊莊一站搭小5路車,12:40在終點站下車,就在光明寺的牌樓前面。這裡是一個岔路口,進入牌樓的路通往汐止市區,繼續往前直行則通往106號縣道上的文山煤礦。往回走沒幾步也是岔路口,右邊的路通往十三分山、森林小學、汐止、中研院等地。左邊的路則是舊莊街二段,通往中研院、南港等地,而鹿窟事件紀念碑就在路口。這個地方是一個鞍部,因此嚴格的說深鞍頭山屬於土庫岳山系,而十三分山和橫科山則屬於四分子尾山系。
我們左轉走上舊莊街,不久看到登山布條,這是登山口。上去以後,發現前面有茶廠的原木步道,只好跨過欄杆,踏上步道,這條步道相當寬敞,走起來實在舒服。我們在涼亭下休息,在這裡可見到山豬窟尖和上面的高壓電塔,更遠處則是南港山和上面的幾根天線。12:47正好在佔地廣闊,具有金黃色屋頂的茶場的上方,原來這座新建的茶場就在深鞍頭山的山腰處。走完步道後,12:58翻過欄杆,踏上山徑。這條山徑的路跡還算明顯,途中經過兩處高地,一路上都在茂密的樹林內,透進來的陽光顯得細碎,不再曬人,令人感到清涼無比。透過樹葉的縫隙可看到下方排列整齊的的茶園,這裡已是石碇鄉的地界了。1:15進入竹林,1:16看到了基點。旁邊三個類似的指示牌上說:「深鞍頭山(糞箕湖山),422M,土調圖根點」,周圍有20片左右的布條,可見這座山還算受歡迎。另一個路標說:「往三層崎山、八分寮山」,這兩座山以前沒聽說過,今天打算去上登十三分山和橫科山,故沒去探險。
這裡展望不好,我們沒停留多久,1:45再度踏上原木步道,在涼亭下的椅子上坐下休息。2:00離開,2:17又回到岔路口,然後轉入汐碇路。2:17經過一根編號為B8239/BE94的電線桿旁邊。因為登山地圖上畫出這裡也可登上十三分山,我們從這裡上去,前面一段是水泥路,沿途可看到幾株油桐花正在盛開著,後面一段則是雜草滿佈的泥路。不久抵達鞍部,但看不到通往左上方的路,不得不原路退回到柏油路上,此時已是2:52了。隨後繼續沿汐碇路往西走去,剛才小5路車行駛的大路是沿著大坑溪南邊的舊莊街,現在這條汐碇路則是大坑溪北邊的山腰路。
沿途油桐花更多,兩邊白花盛開,這就是有名的五月雪。最近在新竹、苗栗舉辦桐花祭,我們還準備去參加呢,沒想到在這裡就有油桐花。一處柏油路面上舖滿掉落下來的花,令人感覺到有如在夢境中,油桐花一片一片飄落下來的景象有一點悽美的感覺。3:35經過一根編號為B8040/G882的電線桿,這裡是我熟知的登山口,這個地方是一個山谷,高壓電線從附近通過,路旁山邊有漂亮的住家,另外還有一條寬闊的泥路通往上方。我們走上去,沿著房舍欄杆旁邊的石頭階梯上去,但山路不明顯,而且也見不到登山布條了,不敢再深入。我以前都是由這裡上去,高壓電線就在右邊上方,不費力氣也不必找路,藉登山布條的指引就順利的抵達鞍部,右轉上去就可找到基點。幾年沒來,地貌和植物已完全改變,找不到路上去,只好再回到柏油路上。
這次沿著剛才提到的泥路往上走。這條路約有三公尺寬,我以為通往鞍部,沒想到終點卻是蔡氏墓園。這裡離鞍部已不遠了,現在已有那麼寬闊的泥路,難怪原有的小徑就沒人再走,以致完全掩沒在雜草和樹林中間了。我們在墳墓右後方找到一條山路,然後鑽進山路。這條路並不好走,兩旁有芒草,雜草也多。4:35終於看到了基點,山水雲設立的指示牌上說:「十三分山(論枋崎山),438,土調圖根點,祝健康。」這裡登山布條約二十幾片,也是受歡迎的郊山,但是展望不好,汐止那邊的景色完全見不到。我們下山,回到蔡氏墓園,發現有一條路往西北方向走,我猜想這是以前走過的前往白雲寺的山路,因為還要去橫科山,就不進去了,仍由寬闊的泥路回到汐碇路,此時是5:10。不久經過文山茶莊岔路口,5:16和5:22兩次通過高壓線下方,這附近有個大型導覽牌指出茶莊和農場的所在。
5:40上去森林小學,所有的門都鎖住了,我在十三年前經過這裡時曾進去過,裡面樹木繁茂,枝葉扶疏,是登山途中休息的好地方。後來這座分校被森林小學接管後,所有的大門都另加欄杆,全部上鎖,就進不去了。幸好校門前還有一個遊樂場,裡面有籃球架、滑梯等運動設施,附近有幾株老樹,我們在那走了一圈,這裡真是景色優美,環境清幽的地方。不久再下到汐碇路,5:54見到左下方的大片房舍和高樓的全景,那裡是綠野山坡社區,那個社區一大片的鮮紅色屋頂從這個角度來看非常漂亮,令人有如置身於童話世界中,非常引人注目,遠比山下一些在屋頂上加蓋的暗紅色屋頂的違章建築賞心悅目多了。 我們離開汐碇路往綠野山坡走去,現在這條路路面稍微平整些,可通行小汽車。途中經過二樓廢棄空屋大約十戶,我以前經過好多次,都沒人居住。這個地方交通還算方便,最好讓藝術家進駐,也許可改造成充滿藝術氣息的畫廊或工作室呢。此時見到前方不遠處停著一部汐止社區巴士,那裡是橫科線的石頭公站,一天只有幾班車來到這裡。翻開隨身攜帶的時刻表才知道,這部車將在3分鐘後開出,我想怎麼那麼巧,趕快上車。後來想到還要去上登橫科山,就立刻下車了。再走一小段路,踏上左邊的小徑,6:00登上橫科山,基點就在綠野山坡社區最後面、最高點的路旁,從路上到基點步行不到一分鐘。我們看到基點後立刻下山,6:20經過北后雲天宮,這是綠野山坡社區內的新廟,從下面看上去似乎相當富麗堂皇。6:40經過香榭花都社區,7:00才回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