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賞螢之旅
曾忠一 2001. 4. 2
-
今年3月31日和4月1日這兩天我們回花蓮一趟,主要目的是去東淨寺
祭拜祖先,並且到富源森林遊樂區觀賞螢火蟲。在花蓮下車後,就直奔老
家附近的東淨寺,弟妹們已經在那裡了。曾祖父母和祖父母的骨灰罈放在
寺內靈光塔的第一層,這個骨灰塔隔著一道圍牆、一條小路和中央氣象局
花蓮氣象站相望。中午大家在老家聚餐,不過媽媽自己吃素,當天爸爸不
在家,南下去富里參加校慶紀念會。
-
我們打算第一天晚上去富源蝴蝶谷看螢火蟲,這個地方因有大量蝴蝶
而聞名,另外有步道、瀑布,是一個經過整建的森林遊樂區,位置在花蓮
南邊58公里左右,開車前往大約需時70分鐘。那天下午四點鐘開始出發,
在吉安那一帶時就可看見鯉魚山上電視台轉播站的幾根天線,這座山一年
半前我曾經來過,但不是步行上去的,而是搭小汽車直上轉播站,然後走
10分鐘才到的。抵達鯉魚潭後,把車子停在北邊公園旁的停車場上,旁邊
的石柱上寫著鯉潭映月四個字。我們在潭邊散步,當時氣溫大概20度,陰
天,能見度不錯,是個爽快的初春天氣。水面上有不少遊船,最特別的是
腳踏船,以前一直都沒搭乘過。公園內還有幾座具有原住民特色的亭台樓
閣,一棵樹很特別,它的紅色的花很像瓶刷子,據說稱為紅瓶刷子樹。隨
後我們坐車沿著環湖公路繞過去,沿途看到兩個登山口,旁邊有大幅的地
圖,上面寫著池南森林遊樂區森林浴步道導覽圖,據說由此上山來回需時
兩個鐘頭。我想以後有機會就由這裡再度登上鯉魚山吧,因為搭車到基點
實在不算登山。
-
大約七點到達富源森林遊樂區,那時一片漆黑,我們帶了小型手電筒
做為地面照明之用,燈頭用紅色玻璃紙蓋住, 這樣才不會干擾到螢火蟲的
覓偶行為。我們踏上步道,看見螢光不停的明滅著,感覺到有如在夢幻中
,又好像夜空裡的星星不停的閃爍著,我從來沒看過這麼多的螢火蟲。由
於經濟發展的緣故,各種動植物的棲息地受到無情的破壞,以致蝴蝶、螢
火蟲越來越少,一直往深山裡面退縮,難怪有人發現大量蝴蝶棲息的蹤跡
時,報上都會透漏一點消息,但不敢說得太詳細,免得成群的遊客又去干
擾它們。至於螢火蟲,則想盡辦法去復育它們,這些昆蟲在我小時候到處
都有,現在反而要千里迢迢的去尋訪它們。當晚將要入睡時,外面雨下得
很大,不禁擔心第二天是否可去爬山。
-
第二天上午,天氣不太好,下了一點雨,我們打算前往吉安鄉太昌村
附近一座山上的林務局苗圃觀賞櫻花。車子先走上建國路,沿途看到花蓮
高農漂亮的校舍、慈濟技術學院,接著經過明義六街、明義七街,然後車
子一直往山上開。慢慢的整個花蓮和吉安市區的全景逐漸浮現在眼前,海
岸山脈、外海中的一條大船、美崙山以及市區的一些高樓大廈都可看得見
,原來這裡是欣賞花蓮市區最好的地方。通過了天主教的朝聖地以後,大
概在400公尺高度處,我們不得不下車,因為最後一段路路況不好。在步
行時,不知山下的村落是什麼地方,回台北後我查地圖才知道那裡就是這
所國中所在的慶豐村。越往上走,雖然視野更大,可以見到整個市區,但
天氣一直不好,看得並不十分清楚。到達苗圃後,這些47年前栽種的櫻花
樹依然挺立在那裡,但花大部分都已凋謝了,只剩下一些留在樹上,我們
趕忙拍照。沿途從妹妹們那裡認識了一些花和樹的名稱,例如曼陀羅、落
羽杉、扶桑花、筆筒樹、月桃花、姑婆芋、非洲鳳仙、四季秋海棠等,其
中曼陀羅和姑婆芋的汁液有毒。在櫻花道上的盡頭,我特別注意到不遠處
中央氣象局設立的自動氣象站,有風速計、風向標以及雨量計等氣象儀器
。
-
回程下山時,在好幾個地方可清楚的見到七腳川溪和筆直的建國路以
及市區的建築物,很可惜忘了以市區為背景拍一張照片留念。我們特地進
去天主教窮人朝聖地,裡面種了不少花,還有聖母瑪麗亞的雕像。由這裡
可以看見北邊水源村的風光、西北邊的國福大橋和附近的慈濟中學、慈濟
技術學院、體育場等建築物。本年4月20日到4月25日在這座新建的體育場
將舉辦中上運動會,屆時必有一番盛況。下山後車子經過剛才在山上看見
的慈濟中學和體育場,這個體育場還在趕工,從路邊就可以見到棒球場的
高聳的夜間照明設備。
-
中午在花崗山國軍英雄館用餐,開幕僅僅一個多月的港式飲茶很受歡
迎,顧客不少。飯後由老人會走下美崙溪邊的步道,前往出海口,沿途看
見松園別館、中廣公司、改建過的菁華橋以及由鐵路橋改建的自行車專用
道。不久到達美崙溪的出海口,港口就在左邊。接著上去北濱公園,踏上
自行車道,在這裡看到兩部在外港奔馳遊樂的水上摩托車、幾艘等著進港
的輪船以及南濱海岸和海岸山脈這一帶的壯闊景色。那天是陰天,海水是
灰暗的,但在晴天的日子裡,這的海水經常是蔚藍色的,可說是台灣最美
麗的海岸之一。在南濱那裡我們折回老家看父母親,父親談到許多小學的
事,前一天是富里國小設校百週年紀念,父親去參加了。
-
三點我們又出發前往豐田日本移民村,先由豐田火車站前的路往東走
,經過壽豐國中,穿過碧蓮寺的牌樓,這原來是稱為鳥居(torii)的日式牌
樓,然後到達這座寺廟。這裡除了佛像外也供奉了五榖王,因此不是純
粹的佛教寺院。這個地方原來是日本神社,在寺前有幾顆年代很久的茄
冬樹,還可看到1942年當時台灣總督提的幾個字:開莊三十年記念。後
來我們又找到了一戶保留最完整的具有百年歷史的一棟日式宿舍(門牌
號碼為壽豐鄉東坪街51號)、豐裡國小附近的一戶醫生住家以及一些破
舊的民房、菸樓、放置農具的小屋,這些大概是日本移民村的最主要部
分。日本移民村這回事,據說當地人早已忘記了,戰後陸續有日本人來
豐田參觀訪問,才慢慢傳開來,逐漸變成了觀光景點。最後我們沿著一
條新開闢的公路到東華大學,再折回台9線。途中看到黃金蜆養殖場和建
築中的遊樂場,這條新開闢的公路在台9線和195縣道之間,將來還會再
延伸到花蓮市。
-
我們即時趕到火車站,搭5:58的自強號北返。那天是星期日,自強號車
廂裡面爆滿,我們那節車廂大概有15個人沒座位,可見超載了三分之一,這
種盛況我第一次見到。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