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妹子
我叫碧媛,地址是台北縣瑞芳鎮碩仁里魚寮路31之1號,爸爸是開火車的司機員,是位很有日本精神的爸爸,
當年大姊考上雙溪中學時的英語都是他用日本式的英語教的。
三貂嶺每年的大節慶是中秋節的時候,大人都會於前些日子,
都需標會再來拿了會錢到宜蘭大採購菜色,辦宴會,慶祝活動是從早上直到晚上,幾乎每家的大人都會喝掛了,
再來很多家庭也就會吵架事件發生。
小時候在三貂嶺時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大人們能帶我們到台北了,因為那時候都是小孩子很多,
經濟情況又不好,所以要上台北的時候,因為沒像樣的鞋子穿,所以都需向別人借了再穿上做火車到台北。
我家是位在機關庫宿舍的最後一家,也因為是最後一家,所以對我們小小年紀是最恐怖的,因為常常會有大人說鬼故事及對面是墓園,
所以每當晚上再也不敢出門。有時候會有賣膏藥的廠商來叫賣表演,也是我們很期待的時間,因為黃昏的時候,
就會把小椅子拿出來佔位子,看完表演,已經很晚了再回去。有時候機關庫還會有表演節目的演出,
當時就會有一位簡爸爸會教我們一些小朋友唱日本歌曲或日本舞,
所以大家吃完晚飯之後就會聚在一起受訓,是一個非常快樂的童年時光。於民國五十四年,我讀國小四年級下學期,
我終於如願,爸爸說我們搬家了,到台北。可是到了台北也是我苦日子開始,因為城鄉差距,到了台北因為成績差很多,
所以會有翹課的想法,可是還好過了一段時間,功課也趕上,就比較適應。我是家裡排行最小,
有兩位哥哥兩位姊姊、爸爸媽媽,媽媽因為要補貼家用,就會自己種菜,等收成時,在叫我們拿到鄰居叫賣,雖然必須早上五點就起床,
可是如果看到有人買時,家裡就有魚、肉可以吃了,所以也就很享受了。還有我們也會在下課的時候去挖煤渣,等裝滿一桶時再跟著較大的姊姊們坐火車到瑞芳的美容院等等店家賣,回憶起小時候的情景還真快樂呢。
秀君
回憶在三貂嶺的歲月,有太多述說不完的美好童年趣事,陪伴我們的除了青山綠水、水車(蒸汽火車),煤炭和礦場,
還有夕陽餘暉在礦場上空,來回運送煤炭的纜車。美極了!另外我們機關庫裡的小孩,不分男女、大小,下課之餘都玩在一起,
大的帶小的,山上、溪邊到處都有我們玩耍的足跡。
更難得的是我們有一位外地來的,大家都叫他“舅舅”的巫丑庚,巫伯伯,大家習慣稱「歐吉桑」,就像機關庫的大家長,
節日拜拜時會發糖果給我們,乖巧聽話的會發鉛筆,晚上會跟排好隊的小朋友翻跟斗,也教我們唱好幾首日本歌,年節是最熱鬧的,
有外來賣藥的,也會為大家帶來歡樂的夜晚,通常傍晚,爸爸就會拿椅子去佔位子。
三貂嶺原來風景真的純樸美麗,尤其河邊的整片鵝卵石,乾淨又漂亮,我們總是偷偷溜到河邊,翻石頭抓蝦,但是很快就會聽到:
「你媽媽拿竹子來了!」就會飛奔的從另外一邊的垃圾堆和樹叢中跑回家。颱風過後,更瘋狂,鵝卵石上都裹著灰色的黏泥巴,
就有小孩迫不及待的下去撿紅銅線或什麼鐵器類的東西賣錢。
山上和河邊都是小孩子最嚮往的地方,雖然大人再三勸阻,但總是聽到有人又發現好玩的地方,但是爸媽盯得很緊,
除非遠足或有大人帶,否則是不可能去的。
在三貂嶺另外一個共同的回憶是學校的老師,因為學校小,每一個年級一班,所以老師都認識,
我們很幸運的被王雪子老師當了四、五年級的級任老師,將她在(女)師專所學的十八般武藝都教我們,尤其在音樂方面,
更是花了無數的時間和心血,為了合唱比賽,我們在學校,在下課、暑假、寒假都會抽空練唱,從民謠到世界名曲,
又帶我們參加電視公司的合唱比賽,得到第三名,總決賽日期,剛好碰到颱風,在黃昏時風勢漸小,老師問我們,大家都想參加,
就趕在晚上七點多的火車到台北。到了台北老師家,休息一下下,老師帶我們到河濱公園練唱,又被叫罵,我們又到更遠的河邊再唱,
晚上踏著月光,輕巧的走回老師家。老師對音樂的熱愛和執著,讓我們的童年多了更多音樂回憶。尤其幾次在瑞芳國小,
由校長林秋波帶隊,陳淑瑛老師伴奏,王雪子老師指揮的合唱比賽過程更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對校長、老師們的懷念特別多。另外,
六年級的余茂裕老師更是費心的繼續在音樂上帶領我們。一直到國中還到猴硐老師家練習,由師母伴奏。我們真是天子驕子,
有那麼多對我們那麼好,付出那麼多的老師,在我們一生都不會忘記。
另外幾位老師:教國語、
書法的劉本一老師給我們的座右銘是「看人只看後半段,做事重要開始時」,至今仍言猶在耳。另外歐陽海老師教的繪畫課,
以及畢業時畫的龍,能栩栩如生的在畢業紀念冊裡。
在機關庫裡的生活,每個家都有大大小小的煩惱,那些傷腦筋的事都是大人的事情。對小孩子來說,聚在一起就是玩,除了玩還是玩,
跳房子、跳橡皮筋、玩牌、玩石頭,颱風天不用上課,在家悶著,風雨小一點,還是會禁不住,撐傘或戴斗笠跑出來,
當然很快會被叫回家,或脫下鞋在屋簷下玩水,有太多太多有趣的事了,豈是幾天幾夜說的完的!三貂嶺的童年,太多采多姿,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只有留在腦海裡,想到時再拿出來咀嚼一下,這是我們最寶貴也是最難忘的童年,只是一轉眼……..
秀蓮
大雨礦場
溪邊洗煤礦,大小不一洗砂子, 大小不一
颱風過後撈大魚
溪邊揀苦螺(台語)
爸爸叫蘇文章
家裡是第一間柑仔店(協益) , 晚上常聚聊天,最怕送瓦斯送對面山腰
放暑假去扛木頭賺錢
打工扛鐵軌
過年挑橘子去大華賣
停電時常常玩捉迷藏
夏天蛇出現,只有爸爸敢抓
臭青母蛇尿很臭
過年進貨項鍊,氣球,笛子,戳戳樂
顧店賺零用錢
放學邊顧店邊玩跳繩,跳格子,橡皮筋
颱風菜園搶收小白菜
跟媽媽去猴硐賣高麗菜乾
若煤礦採收得好,元宵節繞三貂嶺舞龍
防空演習
老師會帶大家到外操場及竹林躲避
避暑聖地
老師會帶同學到三層瀑布煮紅綠豆湯,還有溪頭大石頭上玩耍
天兵同學
天兵同學上課最愛睡覺,調皮的同學會把桌椅搬開
他還能繼續坐著趴著睡
而班上男同學常把他當玩弄的對象,
長大之後才知原來這位學長是智能不足,還是有病在身,長大後對童年的無知深深感到抱歉
兒時的機關庫
由於父親在機關庫上班,所以小時候常會去機關庫玩耍,中元普渡時也有好多東西可以吃,在機關庫的空地上,晚上也常常有”賣藥”的商人來表演,每當商人開始廣播時,我們就會拿小椅子趕緊去佔個好位置,雖然在鄉下生活可是多彩多姿,一點都不無聊
熱鬧的小鎮
兒時的三貂嶺就如同臺北市一樣大多是外來人口,
因為有礦場及機關庫,很多因為工作的關係當天來回, 也有乾脆住下來,所以當時的三貂嶺雖然很純樸,但確也很熱鬧,完全沒遭到破壞的天然美景,真是令人懷念
雜貨店
我家是開雜貨店,規模算大的,應有盡有如百貨公司大賣場般什麼都賣,而且還有很多人賒帳,所以很小就學會記帳,回想起來以前鄉下還真有人情味,也不怕被倒帳,純信用,後來才知道還真有不少呆帳,但是也只能不了了之
離鄉背景
長大後離開了這長大的土地,再也看不到兒時的天然景緻,踏遍任何角落,都找不到一處可以跟它比美的地方
真心希望三貂嶺的自然不要被太多的人工破壞殆盡, 能繼續保留它那原始的風貌,讓現代忙碌的人們,有幸來感受到這份寧靜,彷彿來到世外桃源般,那也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春然
家裡有7個兄弟姊妹,我排行老六,
印象中,5歲的時候,都會和哥哥姐姐們還有附近
鄰居在機關庫的場地玩陀螺,彈珠.橄欄籽及龍眼仔,陀螺是大哥哥們到山上坎楓
葉樹做的.
國小的時候,媽媽帶我去瑞芳買卡其制服,媽媽都會買大兩號的sizes.
過年的時候,也會帶我們去買新的木屐鞋,一年只能買一雙,過年穿新鞋,過完年再
將新鞋收起來,之後一定要把舊鞋穿壞才能拿新的出來穿.
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時常會和弟弟到家後面的基隆河游泳釣魚,或和鄰居拿竹子去
追打蜻蜓來養螞蟻,也會到同學家採土芭樂.酸橘子.到了夏天,機關庫的廣場,都
有很多賣菜的攤子,到了晚上也會有歌仔戲到這裡賣藥.我們這些小孩都會回家拿
小板凳佔位置.
我在碩仁國小讀到三年級就轉到猴硐國小,週六日會和一些同學去三層瀑布(風洞)
爬山.放風箏,玩紙牌.
從小就是在人群中長大的我,很喜歡和哥哥姐姐還有鄰居們在一起的感覺.那時的
感覺是很快樂的,喜歡那種單純的互動,也讓我的童年增添的許多美好回憶.
◎第七屆 (素惠)
老師:郭秋水
今天回到我的母校碩仁國小,看到以前小時候的同鄉同學們,以前小時候印象中的大哥大姊們現在都已經變了
我的住家也已經變成別人的,看了就想到小時候家裏的情景
一家有兄弟姐妹十人父母親的辛苦,爸爸是個礦工,媽媽種菜洗煤炭撿柴,我要帶弟妹,雖然很辛苦,但是很快樂
在我們小時候,總覺得家裡的東西好像很不值錢,現在感覺都是寶
記得小時候每當晚飯吃飽了就,在門庭外聽阿伯講故事,有時候聽了故事後半夜都不敢起來上廁所
回想到母校,就想到小時候上課的情景,老師們都很專心得教我們作功課,在我們不會的時候,老師絕對幫你補習,
我真得的很感謝老師的辛苦
記得以前小學的時候我很乖也很調皮,時常逗男同學,我現在很想這位同學,可是一直都沒出現過,已經好幾次同學會,
他一直不敢跟我們大家的同學見面
我以前小時候在上課都可以帶弟妹來上課,我覺得我小時候很快樂也很辛苦,但是辛苦是辛苦,總比現在的小孩子快樂
現在看到我的故鄉 ,有翠綠的山, 有清淨的河流, 有很多回憶, 真的能夠永遠保持, 那該有多好
◎淑英
回憶碩仁國小不得不回想起兩位人物:一是校工胡道明先生,因是本家,又我從小與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特別照應。
每當在學校廚房桿麵皮做包子、蔥油餅,口水都快流下來,心想等下包子蒸熟,滿心期待,待會胡伯伯會請我吃,
在他面前晃一下讓他看到我。另一位劉本一導師,小學我功課好,但寫字潦草,劉老師特別送我一本字帖,我選顏真卿字帖,
叫我每天練習,老師每天批改,我的字突飛猛進,一直到出社會,去應徵工作,寫履歷表,面試主管誇我字體工整。
還有一位啟蒙老師,廖好老師,帶我與廖愛珠、盧明志,寄讀在第五屆。全家最小的學生就是我,老師還送我漂亮的鉛筆盒,
偶爾會帶糖果慰勞,為我們三位另出功課,至今記憶猶深。
溪頭是我們一處天然圖書館,每到考試,我會走到溪頭選處壺穴石頭,
旁邊潺潺流水聲,天然的燈光,空氣新鮮,思緒清晰,k書事半功倍。另一處天然k書處,就是三貂瀑布,吊橋邊溪邊腹地,
讀累了可以下去玩玩水,溪邊春末夏至野薑花…..
◎第五屆 陞田
老師: 王耀明
我爸爸為機關庫之司爐工作者, 並對畫畫有極深的根基 ,故與學校老師美術之互相探討, 並畫一些地方之寫生, 所以影響到我無形中也成為畫家, 所以記憶中在碩果僅存仁國小,於全校美術比賽中得到該年級之第一名, 並於朝會上校長頒獎, 回憶中我上午穿著非常乾淨之制服, 穿一雙膠鞋上台領獎,
此事件讓我非常興奮
◎民聰
我在三貂嶺的家 2012.04.15
家的地址:魚寮路150號。
家裡有五個兄弟三個姊妹,是個傳統的大家庭,爸爸是個礦工(煤)。
印象中,三貂嶺是個大地方,幾年後回來再見時,突然間覺得好小好小。身為礦工的子弟,回憶最深的還是災害發生時的景象、
困苦的童年。媽媽是個勤儉持家的人,「種菜」、「養豬」、撿拾煤礦小時候好像永遠有做不完的家事或許是這樣,
所以,小時候對於機關庫的印象不深,反倒是溪裡抓蝦,山上摘果樹比較有記憶。
◎新民
老師:郭秋水
家:老家,童年的回憶,成長的點滴,已成為別人的民宿。
感慨萬千,回憶卻也無窮,
小時的同學、玩伴、玩具都是純真無邪,也曾爭執打鬧,但不會記恨,幾小時之後,又玩成一起,
想起回憶那種甘之如飴,沒有味素純甜。
離開家鄉出外一晃三四十年,但那份情緒卻從未減少,反而更加想去握手不捨。父親為礦工,
自然成為礦工的生活圈,如今再回想那種現代小孩無法享受的童年
建議,尚有許多礦工的故事納入三貂嶺的文化更能深入
◎麗卿
大榕樹那一家
五分仔(瀑布那邊搬下來車站)
父親哥哥是保正(里長),嬸嬸賣麵(第五),父親是農會會計。八七水災水淹上來,為了趕豬上來,卻遇到山崩,造成父親與父親的弟弟往生。
父親往生後,媽媽在礦坑工作,後來批魚賣菜,現在九十歲。自己住到十三歲跟母親搬到內湖,在內湖市場賣魚,有一次回來,
發覺很靜都沒有人,兒子覺得很荒涼。
以前下課分成四隊隊:1.鐵路局2.那邊溪3.礦工4.火車站那邊。山上還有黃姓人家。廖老師(廖愛珠)青楓下家是阿姑的家,
前有小院子很多較小的弟妹,會跟哥哥一起偷///
火車站員工宿舍後來颱風……
出生時間沒有時鐘依據火車經過的時間來判斷
十分到瑞芳買東西,在三貂嶺換車,堂姐也賣麵,許多人在此喝酒,吃東西聊天
◎ 進義
瑞芳鎮碩仁里魚寮路23號學校旁(內住三戶家庭)
我-我家成員 於58年搬至台北永和
父親職業礦工,母親幫忙做鐵路,若有崩落修築之粗工,三貂嶺是個有山有水,我常逃課去蝦,然後回來拿到機關庫有個熱爐子,
烤完蝦子才回去,這就是我一天的逃課生活。全村小孩會玩捉迷藏或踢鐵罐(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