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A23/時論廣場   2007.07.20

觀念平台》:   空洞化的焦慮

瞿宛文
 

    前不久遇到一位曾參與去年親綠學者七一五聲明連署的友人,他說正要來問我,台商都要到中國大陸投資怎麼辦。我一時然,想說這問題十多年前就已浮現,但是至今卻仍然還停留在提出問題的階段,顯然十多年來既缺乏實質的討論,更談不上形成有共識的整體因應對策。

    記得在四年多前,曾受邀去南韓參加一個會議,主題是產業空洞化,會中清楚感受到韓國官員與學者面對中國經濟崛起的焦慮,憂心於產業與工作的外移。不過,其後他們產官學各方進行了密集討論,很務實的探討了可能對策,最後決定因應方式是正面迎接挑戰,配合原先既有的推動全球化的框架,積極西進。政府不單協助南韓企業進軍中國,同時也在國內大力推動學中文的措施。

    南韓對於這問題的討論雖開始的比台灣遲很多,但能夠正面處理問題,經過討論決定了因應對策之後積極以赴。因此,就在這幾年內,南韓在中國大陸進口中所的比例已經超過台灣。

    經濟事務原本就複雜,現在全球化下則更形紛擾難解。一般人可能會將經濟問題歸罪於比較容易的目標,如企業的外移或是外在的敵人等。前幾期的經濟學人雜誌就將此稱為選民的「非理性」。譬如在台灣,不少人將當前經濟問題怪罪於台商的到大陸投資或是大陸的競爭,如筆者在上篇專欄中就談到中國被當作方便的敵人。這也使得當前政府的戒急用政策容易得到支持。

    但這樣的理解缺乏經濟理論的支持。企業是市場經濟中基本的運作單位,本地企業具有競爭力,整體經濟才能在全球化下有較好的發展。要讓本地企業維持競爭力,就必須給予它全球布局的空間。譬如說,近年來台灣高科技產業確實已將大部分生產外移至中國大陸,但這產業卻也持續在台投資,仍是台灣最主要的投資部門。同時其在台雇用員工數目仍繼續成長。反倒是缺乏競爭力的台灣服務業,既走不出去,在投資與就業成長上也都呈現衰退。維持產業競爭力實為發展關鍵,而不是外移與否。

    市場經濟的特徵就是不斷變遷,要維持經濟榮景就必須持續升級。台灣在全球市場的比較利益必然不斷變化。當初低階勞力密集的工作,在三四十年前從歐美轉移到東亞,在近十多年又開始轉移到東南亞和中國,以後也會逐漸從大陸東南沿海轉往他處。

    更重要的是,以那種「非理性」觀點所制訂的政策不能夠解決問題。限制台商大陸投資不能超過公司淨值四成的規定,不單未能阻止台灣企業對大陸投資,更使得台商無法在台籌資,帶來了台灣資本市場的衰退。

    選舉政治下,常見到政治人物為了討好或誤導選民而提出非理性的政策。譬如,美國兩黨近年來幾乎都要求中國使人民幣升值,雖說所有專家都說此舉對減少美國貿易逆差不會有幫助。不過美國這個例子仍主要是選舉表態成分居多。台灣的戒急用政策則在實施多年後,已經嚴重影響到台灣經濟的前途,亟需大家以務實態度面對。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台社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