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感性—愛情經濟學(二)

 

        緣起

物不平則鳴;一般雜文、投書甚至法學論文,沒有靈感和一吐為快的衝動,我不會下筆。最近,對拙著「論珍惜愛情的經濟分析()」的關切突然多了起來。殷殷垂問續篇者有之,給首篇提供意見者有之,讓我非常感動。本篇之所以討論「理性」,是當初收到十餘篇迴響時就萌芽了,因為很多朋友好心地或好奇地問我是否在真實生活中會如此理性,或勸告我不要這麼理性,要感性。但因為一直沒有一套完整論述,所以一擱就是一年多。如今逼稿成篇,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指教。

        什麼是理性?

        法學裡不談理性,經濟學從第一堂課起就談理性,其他學科談理性的程度不一而足,定義就我所知,也不盡相同。面對各種學科背景的朋友垂問我是否理性,我實在無所錯其手足。

        什麼是感性?

        法學裡不談感性(嗯,因為我們只談法律),經濟學要到advanced程度才有人會談感性(emotion),其他學科我一無所知。

        什麼是好的經濟學家所謂的理性?

        理性不意味著擁有完整的資訊,或從不犯錯。理性指的是人會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目的,在各種「侷限」(constraint)底下,用最好(或較好;人是否為maximizer,牽涉到重要而複雜的方法論問題,但與本文之論點無關)的方法達成目標。理性和自利都不排斥「利他」,若你愛爸媽如同你愛自己,則作讓你爸媽高興的事,也讓你高興,這就同時兼具了「利他」和「自利」的性質。讓爸媽高興的方法有很多種,臥冰求鯉、黃香溫被、孟宗哭筍、彩衣娛親你如果選擇或嘗試用比較輕鬆的方式讓你父母得到比較多的快樂,你就是理性的。你現在如果臥冰求鯉,你爸媽會說你是神經病,鯉魚幾十塊錢一斤,臥什麼冰、求什麼鯉啊?

        理性與感性

        當你說「用太多理性了」、「不要這麼理性」、「感性一點!」,不但意味著你認為世界上存在「最適」(optimal)的理性、感性混合比例,還意味著你不但知道它的值,還知道你勸告的對象實際上的值,兩值有差距

        先假設有「與理性概念互斥」的感性。最適的理性、感性混合比例到底怎麼求解?我選擇買多少蘋果、多少橘子,是希望最後一顆橘子和最後一顆蘋果帶給我的邊際滿足(marginal utility)相同;如果不同,我可以改變購買比例。國考前我選擇多背一點商事法法條還是多看幾頁邱老師的口述講義,是希望在花在兩科的最後一秒鐘能夠讓我得到的「邊際分數」一樣大;如果背商事法比較容易取分,那我會多花時間在這方面,直到讀別科能賺的分數超過商事法。

        就算自己能從複雜的操作中完成愛情的微分(differentiation),找到最適值。其他人知道嗎?沒有人可以比自己更瞭解自己!你必須要清楚地瞭解你自己,才知道別人對你的認知對不對。如果你只能掌握自己八成,怎麼能夠知道別人(瞭解你「九成」)多瞭解的那一成對不對?充其量別人只能和你自己一樣瞭解自己。(有趣的是,什麼叫「只瞭解自己八成」或「不夠瞭解自己」?這個問題我還是另文為之好了,有好的想法歡迎提供。)

   你說感性是什麼意思?

        親愛的你,告訴我,什麼是感性?感性拿來和理性對舉,顯然表示言說者認為兩者「沒有交集」。你會覺得家裡有太多橘子、太少蘋果,前提是橘子和蘋果是不一樣的東西。科學上他們當然有「交集」--都有水分、果糖等等,但這個交集部分顯然不是你覺得橘子多蘋果少的原因,而是他們相異的味道或外型讓你有所偏愛。好吧,說「沒有交集」不夠精確,但至少可以說「感性」至少包含著「某部分/程度不理性」在內

        老問題

        兜了一圈又回到老問題,什麼是理性和感性?如果說理性的定義是人會/應該做出「資訊完整時會做出的決定」,那理性、感性最適混合值將會是「角解」(corner solution--理性值=0。因為我們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資訊,即使掌握部分的資訊都要花費極高的成本,所以追求這種理性反而是「不理性」的,倒不如感性。舉例言之,娶誰嫁誰,照嚴格的理性定義,則我們要在臨死前才知道這輩子認識的人中最適合你的是誰;還應該為了找個Mr(s). Right,而上窮碧落下黃泉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吾一生之摯愛。與其在蒙主寵召前終於確定了答案而含笑(淚?)而逝,那還不如趁年輕的時候看到一個順眼的就嫁了。(相似的問題或小故事很多,例如:如果一條路只能走一遍,你必須走完才知道路上哪一顆石頭最大。)

        附帶一言,在此種理性定義下,很難想像有合理的「內解」。一定是角解,要嘛理性值為零,要嘛感性值為零。所以我們也不應該對人家說「你太理性了」,而應該說「你怎麼會理性勒?」或「你竟然參雜了感性?」。

 

角解

內解

 

   照好的經濟學家的說法…

        Robert FrankPassions Within Reason中處理了情緒、理性、演化等問題。他問說如果情緒真的無山小路用,為什麼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冷血的、工於計算的」人沒有在天擇中勝出(從而現代人全都是這個模樣)?他的理論是:在不知道有沒有明天的原始社會中,人覺得「當下」可以擁有享受的事物,價值很高;「以後」可以享受的事物,價值遠低。(這當然也是現代還有「利息」的原因之一。)我們就形成了對眼前好處的強烈偏好,但如果某人只擁有這樣的特質,則男朋友生病她就琵琶別抱,投入他人懷中(別人的照顧是當下的好處,舊男友康復後的照顧是以後的好處)。這樣的特質不見得會在演化中勝利,因為別人可能從你日常生活的其他事情中觀察到你的特質,而選擇不和你交往,而與別人交往。可是,誰又能抗拒眼前的好處?有情緒有愛的人!有愛的人,可以力拒眼前撒旦的誘惑,得到長遠的利益。而為了得到長遠的利益,我們都培養自己愛的能力(而且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有愛的能力,不然也是白搭)。

…為什麼人會吵架?

        到目前為止,本文嘗試回答了為什麼理性的人會愛,愛為什麼是理性的。也就不能不回答:為什麼理性的人會恨、會嫉妒、會報復、會吵架?我認為演化生物學提供了有說服力的答案。演化生物學要我們想像一個資源貧乏、朝不保夕的原始社會。我們古早的祖先,沒有熊的爆發力、鷹的千里眼、狼的順風耳、豹的閃電速度,也沒有現代科技的輔助。只要稍微犯錯、一不小心,他生未卜此生休。除了「人與天爭」之外,人還要與人爭。人生幾何,去日無多,幾次交配機會都拱手讓賢,就別想要有下一代。天有不測風雲,流淚播種的,不一定能活到歡呼收割時;人有旦夕禍福,擁有資源者如果稍微表現軟弱,飢民蠻子眾暴寡、強凌弱就奪走你的一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具備生存特質的人,就無法苟全性命於亂世;浩劫餘生的人,必定具有某程度的生存特質。

        這些特質是什麼?很多就表現在具備「情緒」上。當別人傷害你,你要不要報復?粗淺地看,報復是不划算的,因為報復要花力氣在有一頓、沒一頓的社會,補充營養、產生力氣並不容易;報復不一定會成功;成功也沒有用你的疤痕不會因為看到對手的疤痕而消失。但是,一旦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個不報復的鴿派,你就倒大楣了。缺肉的殺你家的狗,欲求不滿的人搶你老婆反之,如果你素有硬漢之名、莽人之稱,對手挑釁之前總要三思,畢竟柿子最好是挑軟的吃。總之,Only paranoids survive!在演化出報復傾向的同時,報復後的滿足感也隨之而生,進一步支撐子子孫孫報復的誘因。

        演化的速度很慢,天擇並非一蹴可幾。而人類千餘年來的物質進步,於演化而言曾不能以一瞬,所以很多適合初民社會的特質,雖然在現代社會顯得格格不入,尚未「轉化」。而演化出來的特質必定是「吾道一以貫之」,不容許行動者就個案衡量,所以許多長期而言有好處的特質,在個案上可能顯得荒謬。更何況,因為時代變遷,有些特質可能在長期而言都沒有好處

        社會規範(social norm)有時扮演演化特質的推手,有時扮演攔路虎--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愛別人,但似乎少有家長明白宣示報復的人生觀。

        我們的腦袋裡,除了淵遠流長的演化特質、根深蒂固的社會規範,還有懷疑思辯的能力。前兩者,可以視之為理性行為的「侷限」(有些學者仍然把演化特質和社會規範當成理性選擇行為的展現;有些人則執不合時宜的演化特質或社會規範作為「不理性」行為的例證。把這兩種東西,與資訊不足等量齊觀,當成理性行為的侷限條件,似乎是我的創見;而我受到張五常對侷限條件之闡釋的影響)。目睹摯愛與好友通姦,勃然大怒是體內演化機制的自然結果。人數十年學習得來的思辯能力,往往敵不過幾十萬年的演化咒語。但在(演化得來的)情緒之外,或之後,理性就要登場了。不是每個人都會義斬潘金蓮或怒殺閻婆惜;有人情緒來去如風,有人雷霆一怒就是千萬人人頭落地。

        每個人理性程度不同,每個人掌握的資訊也不一樣,這就是我們對於愛情問題總是言人人殊的原因。因為資訊不足,我永遠無法知道該多一點理性還是少一點理性。如果我全然放棄思辨分析,跟著感覺走,或許結果會比「想太多」來得好。因為個人的想法畢竟沒有經過大範圍的驗證,不像演化特質至少經過幾十萬年屹立不搖。如果我試圖把情緒的決策份量壓到最低,用精心的擘劃來引導人生,或許也比「暴虎馮河」為佳。畢竟天擇特質可能太過粗糙或早該淘汰,現代科學訓練出來的理性思維才能切合當下的需求。

        當你在愛情森林中跌跌撞撞,想要找出愛情的「王道」(royal road),無論你選擇相信直覺,或相信思辯,只要你覺得那是對你最好的選擇,我都會說你是「理性」的。旁人的話語,或是安撫盛怒的情緒,或是增添分析的視角。但如上段所論,除非我們能用零成本取得所有的資訊,才有可能作永不後悔的正確抉擇。但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以有涯追無涯,殆矣!對強調「主觀價值」、「理性選擇下的有限理性」的經濟學家而言,人會「選你所愛」,但不見得會「愛你所選」;但每一次選擇的結果都讓我們更瞭解自己、更瞭解別人、更瞭解世界。至於「更瞭解」能否讓自己「更好」,我想沒有人可以回答

       

 

            

 

               張永健的烘焙機。拙文歡迎引用、轉寄,但請註明作者、網址

 Creative Commons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