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主題 |
會議、講座 |
主辦單位 |
場地 |
2013年 |
6月18日 |
「災害帶給台灣原住民研究的反省與課題」 |
|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
2013年 |
6月3日 |
災後重建政策下的原住民族人權課題 |
2013年原住民族人權教育營 |
台灣民主基金會 「原住民族人權教育營」 |
義守大學 |
2013年 |
5月31日 |
從近世漂流文獻重構
「東台灣海」域諸島族群文化圖像 |
|
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亞洲藝術史研究會 |
國立台灣大學 |
2013年 |
3月26日 |
「高砂族」がおかれた戦後の境遇:歴史和解の可能性について」 |
|
台北縣烏來鄉高砂義勇隊慰靈紀念協會、日本佐渡島訪台團合辦 |
烏來高砂義勇隊紀念公園 |
2011年 |
4月24日 |
高砂義勇隊的「大和魂」:後殖民時期親日現象的解讀 |
文化研究討論會 |
文化研究學會、清大亞太∕文化研究室 |
清大月涵堂(北市金華街110號)三樓演講廳 |
2010年 |
4月14日 |
「專業不夠」與「不夠專業」的中央災後重建政策 |
政治大學法律系「福利服務與社會救助專題研究」 |
政治大學法律系 |
台北:政治大學 |
|
3月11日 |
青年魯凱的莫拉克風災重建願景 |
靜宜大學通識中心課程「 新聞講看嘜 」 |
靜宜大學通識中心 |
台中:靜宜大學 |
|
1月30日 |
八八災後,重建政策檢討 |
第一屆「臺灣守護民主平台年度論壇」 |
臺灣守護民主平台 |
台北: 臺灣大學 |
|
1月10日 |
災難人類學與民族誌 |
災難社會田野調查工作坊 |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台灣文化的流變與創新研究室 |
台南:成功大學 |
2009年 |
12月12日 |
從88風災談災民的救援、安置與重建的相關問題 |
法律扶助基金會第五屆志工營隊 |
法律扶助基金會 |
台北:新光人壽教育會館 |
|
11月17日 |
災後百日看原住民族的困境 |
台灣心鄉土情系列研習課程 |
群策會與慈暉學苑 |
永和市 |
|
10月25日 |
「莫拉克颱風的省思」圓桌會議:「專業介入與社區重建」引言人 |
2009年第一屆國際民族生物學會亞洲區會議:
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育中原住民的位置、神聖空間及參與式研究方法 |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靜宜大學、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thnobiology |
台中: 靜宜大學 |
|
10月24日 |
與那國島對外關係—一個東台灣海文化圈的理解角度
On External Connection of Yonagunijima - from an Analytic Angle of Cultural Circle of Eastern Taiwan Sea |
海的「福善」與「暴戾」國際學術研討會—亞洲人類學與民俗學的觀點 |
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與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共同主辦 |
台北: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
|
10月24日 |
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殖民統治與遷佔者性格(1945-1987) |
中華民國流亡台灣60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 |
台灣教授協會 |
台北:台大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 |
|
9月25日 |
原住民該何去何從?─面對遷村的抉擇與部落的離散,如何協助原住民安定生活與整合部落? |
88守護家園聯盟系列座談 ─災後重建願景行動工作坊系列二 |
88家鄉守護平台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協會
綠色陣線協會 |
台北 |
|
8月24日 |
原住民族在八八水災中的受災狀況與重建評估 |
【八八水災特別報告】 |
中研院民族所 |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
|
7月2日~5日 |
台灣的後殖民情境:雙層後殖民所構成的複雜系統現象 |
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SEAA (Society for East Asian Anthropology)聯合大會 |
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SEAA (Society for East Asian Anthropology) |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
|
5月22日 |
環「東台灣海」海域文化史的重建:古地圖/史料新解與當代課題 |
Stories of Seven Seas: Perspectives for the Study of Maritime Links in East-Asian Rim Seven Seas |
Center for Archeological Studies, Center for Maritime History, and Center for Asia-Pacific Area Studies (CAPAS) |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
|
3月5日~6日 |
〈台湾における日本観の分析――エスニック集団と歴史が交錯する中の複雑系的現象――〉 |
「日本的傳統與現代」國際研討會 |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主辦 |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
2008年 |
7月19日~21日 |
台湾引揚者のポストコロニアル状況について |
東アジアの植民地主義「文化・技術・移動―日本認識をめぐって」 |
日本東洋大學/東亞大學合辦 |
韓國:釜山 |
|
6月13日 |
〈環「東台灣海」地域文化史的重建〉 |
『重探東亞海洋文明論』國際工作坊主題座談 |
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燎原「跨越國境線」整合計畫主辦 |
台中:中興大學 |
|
3月2日 |
いわゆる『日系台湾人』のポストコロニアル〈序論〉 |
第10回「台湾における植民地主義に関する歴史人類学的研究-『日本』認識をめぐって」研究会 |
日本文部科學省基盤研究 |
東京・東洋大学 |
2007年 |
9月15日~17日 |
15世紀の与那国島見聞史料再考――南方の視点から―― |
大會基調演講 |
日本島嶼學會2007年與那國島年會 |
日本 |
|
4月21日 |
台灣的「戰後處理」:宗教層面的考察 |
2007 台湾文化與歴史系列講座 |
保生文教基金会 |
台北・保安宮 |
|
3月8日~9日 |
「東台湾海」周辺島嶼民族間の文化的親近性 |
「日台関係」国際共同研究ワークショップ |
早稲田大学台湾研究所 |
沖縄・ホテルメルパルク |
|
3月5日 |
台湾原住民族の歩み |
日本李登輝学校台湾研修団第 6 期研習活動 |
日本李登輝学校、台湾群策会 |
桃園:渴望學習中心 |
|
2月10日 |
台湾における「中華」殖民主義の終焉
(1987-2006) |
第 5 回「台湾における植民地主義に関する歴史人類学的研究-『日本』認識をめぐって」研究会 |
日本文部科學省基盤研究 |
東京:東洋大學 |
2006年 |
11月23日 |
二重のポストコロニアル台湾と日本 |
第 4 回「台湾における植民地主義に関する歴史人類学的研究-『日本』認識をめぐって」研究会 |
日本文部科學省基盤研究 |
東京:東洋大學 |
|
10月4日 |
台湾の抱える「靖国問題」 |
黄智慧先生講演会 |
首都大学東京人文学部 |
首都大学東京 |
|
10月1日 |
台湾人類学者が見たドナン島 |
|
与那国の自然と文化を語る会 |
那覇:沖縄船員会館 |
|
9月30日 |
「東台湾海」文化圏における「島」際関係史 |
「沖縄海人文化の系譜」海洋博30週年紀念シンポジュウム基調演講 |
財団法人海洋博覧会記念公園管理財団 |
沖縄:沖縄コンベンションセンター |
|
6月18日 |
青田社区建築物保存運動について |
昭和町会 |
昭和町 |
東京 |
|
5月26日 |
烏來拆碑事件媒體報導中的「事實」與「史實」與其宗教性質 |
「高砂義勇隊」学術シンポジウム |
台湾原住民教授学会 |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建國分部 |
|
5月19日 |
高砂義勇隊的「大和魂」:兼論北縣烏來拆碑事件 |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講座 |
|
台北:台灣大學 |
|
5月11日 |
從北縣烏來拆碑事件看今日台灣原住民的困境 |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講座 |
|
台北:世新大學 |
|
3月14日 |
台湾における慰霊の課題:日本との関連について |
日本李登輝學校台灣研修團第四期研習活動 |
李登輝學校 |
桃園 |
2005年 |
12月24日 |
尋回人性的光輝:「戰後」日本人對高砂義勇隊的人道關懷〉 |
給高砂義勇隊平安夜的祝福 |
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
台北:北投 |
|
12月16日 |
お名前は?と聞いたときの台湾原住民の悩み |
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學部國際學科《比較文化入門》 |
|
橫濱:明治學院大學 |
|
10月20日 |
日本靖國神社信仰與台灣英靈 |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公開學術講座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
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
|
10月13日 |
從黑潮看南島民族的文化遷徙 |
多民族國家的和諧與共處 |
文山社區大學 |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
|
8月14日 |
日本雅美文化研究論壇資料庫介紹 |
蘭嶼研究群例會 |
中研院民族所蘭嶼研究群 |
台東市 |
|
5月19日 |
日本靖國神社信仰與台灣英靈 |
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專題研究中心例會 |
中研院亞太中心 |
中研院民族所 |
|
2月20日 |
台北青田社區的保存經驗:人文永續街區的展望 |
木造建築及社區環境保存論壇 |
台北市龍安里里辦公處、青田社區發展協會 |
台北:國立編譯館 |
2004年 |
11月5日 |
台湾原住民の歩み |
産経新聞李登輝学校 |
産経新聞李登輝学校、
台湾群策会 |
台北:群策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