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
2006年 |
日
期 |
時
間 |
12/02 |
14:00 |
地
點:民族所一樓交誼廳 |
時間
|
活動內容 |
|
閱讀文章:
(1)Leavitt,
John 1996 Meaning and feeling in the
anthropology of emotions. American Ethnologist
23(3):514-539.
(2)Josephides, Lisette 2005 Resentment
as a Sense of Self. In Mixed emotions: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feeling.
Milton, Kay and Maruska Svasek eds.
pp71-90, Oxford U.K. ; New York, N.Y.:
Berg.
本次讀書會之討論主題為「身體感的定義」,
老師們可參考余舜德先生提供之問卷內容,如下:
「身體感定義Q&A」,我們將於12月召開讀書會討論。底下5個問題,麻煩大家至少回答前三個問題。
(a)
妳/你對我們已討論許久之「身體感」會如何定義?
(b)
「身體感」的研究取向對妳/你的學科理論上之significance為何?
(c)
於「物與身體感」這個主題上,妳/你的文章主要的論點為何?
(d)
妳/你的文章若有處理物性或身體主體性的問題,妳/你的想法為何?
(e)
你認為有哪些議題最能夠呈現身體感的研究取向或「物與身體感」的主題之理論性意義?
|
|
|
 |
2006年 |
日
期 |
時
間 |
11/18 |
09:30 |
地
點:民族所一樓交誼廳 |
時間
|
活動內容 |
AM
9:30-12:30
|
導
讀 人:顏學誠先生
閱讀文章:
Materiality
and society / Tim Dant
Maidenhead, Berkshire :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5
之第4-7章 |
|
|

|
2006年 |
日
期 |
時
間 |
09/20 |
09:30 |
地
點:民族所一樓交誼廳 |
時間
|
活動內容 |
AM
9:30-10:30
|
主持人:余舜德
熊秉真:「身體修鍊工作坊」論文發表 |
AM
10:40-12:00 |
導讀人:鍾蔚文
閱讀文章:
The
embodied mind :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 / Francisco J. Varela,
Evan Thompson, Eleanor Rosch.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c1991
之第5、7、8、9章 |
|
|

|
2006年 |
日
期 |
時
間 |
導
讀 人 |
08/14 |
上午9:30
|
李尚仁
老師(中研院史語所) |
地
點:民族所一樓交誼廳 |
文
章: |
Andrew
Warwick, Masters of Theory: Cambrige and
the Rise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Univ.
of Chicago Press, 2003)的
Chapter 1. Writing a Pedagogical History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pp.1-48)
Chapter 4. Exercising the Student Body:
Mathematics, Manliness, and Athleticism
(176-226)
Chapter 5. Routh's Men: Coaching, Research
and the Reform of Public Teaching (227-285)
|
|
2006年 |
日
期 |
時
間 |
導
讀 人 |
06/17 |
09:30 |
張珣
老師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 |
地
點:民族所一樓交誼廳 |
文
章: |
The
book of touch / edited by Constance Classen
Oxford ; New York : Berg, 2005
2 skinscapes
4 American touch
6 homely pleasure
10 tortures
34 氣功
42 spacemaking
|
|
2006年 |
日
期 |
時
間 |
導
讀 人 |
04/29 |
14:00 |
黃駿
老師 |
地
點:民族所一樓交誼廳 |
文
章: |
Bourdieu,
Pierre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ok I :
6 The work of time
7 Symbolic capital
8 Modes of domination
9 The objectivity of the subjective
|
|
2006年 |
日
期 |
時
間 |
03/26 |
09:30 |
地 點:中央研究所民族所一樓
交誼廳 |
與會老師:余舜德、蔡璧名、鄧育仁、鍾蔚文、蔡瑜、羅正心、林淑蓉、黃駿、黃克武、丁亮、蔡怡佳
|
文 章: |
導
讀 人 |
Mauss,
Marcel 1979 "The notion of body techniques"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 essays / ;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Ben Brewster. London
; Bost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BOOK(IV)的第1單元
|
顏學誠
先生 |
(1)Religion
and the body 之第3章
edited by Sarah Coakley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 2)Bourdieu, Pierre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一書中BOOK1的3(structures,
habitus, practices),4 (Belief and the body),5
(the logic of practice).
|
黃駿
老師 |
|
2006年 |
日
期 |
時
間 |
主
講人 |
03/11 |
13:00 |
鄧育仁
教授 |
地
點:台灣大學 人類系所 二樓 |
題
目:身體、情境感與語言工具 |
|
鄧育仁,<生活處境中的隱喻>,《歐美研究》,第三十五卷第一期
(民國九十四年三月),97-140 c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文章下載)
Norman
Y. Teng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AND
THE EMBODIED NATURE OF LANGUAGE USE"
(Received April 1997)。(文章下載)
Norman
Y. Teng”Metaphor and Coupling: An Embodied,
Action-Oriented Perspective>”;METAPHOR
AND SYMBOL, 21(2), 67–85,2006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文章下載)
|
|
2006年 |
日
期 |
時
間 |
主講人: |
01/07 |
14:30 |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康來新 教授 |
地 點:中央大學文二館212室 |
講 題:世情與詩情:紅樓夢的身體製作
|
參考論文
: |
李欣倫
詩意的文本---《紅樓夢》之身體級疾病隱喻....(文章下載)
張曉風 古典小說中所安排的疾病和它的象徵.....(文章下載)
附錄
康來新教授指導之碩博士論文的身體論述舉隅
.....(文章下載) |
版權所有
© 2006 醫療與身體經驗研究群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R2712 . 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Nankang, Taipei 11529,Taiwan
Tel:886-2-2652-3474 Fax:886-2-2785-5836(請註明2712室)
E-mail:juomin@gate.sinica.edu.tw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