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 文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原社科所)

北市南港區115研究院路二段128 號

電話:886-2-2789-8127, 2782-1693*204

傳真:2785-4160

E-Mail:  wwchu@sinica.edu.tw

Blog: http://blog.rchss.sinica.edu.tw/wwchu/

  

 

 

現職

學歷

研究領域

經歷

其他經歷

學術性著作

專書

期刊論文

專書論文

會議論文

其他著作

評論

文 摘 / 筆記

反思經濟學

相關連結


基本資料                                                                                                                                                                                                                                               Top

現職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台灣大學城鄉所及經濟系兼任教授

學歷

Ph.D., 經濟學, Stanford University, 1982.

M.A. , 經濟學, Stanford University, 1978.

B.A. , 台灣大學經濟系, 1974.

研究領域

經濟發展(特別是新興工業化國家),產業政策,產業經濟學

經歷

北京清華大學清華人文社會研究所訪問教授,2019,春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2018-迄今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2004-2018

中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副執行秘書,2007/9 /1-2010/8/31

中 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1991-2004

台灣大學城鄉所兼任教授,1994迄今

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兼任教授,1990

中 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1999-2003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88-1991

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UCLA, 1987-1988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Indiana, 1983-1987

Instructor,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Indiana, 1981-1983

其他經歷

Editorial board member, Anthem Frontiers of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2013-present

Editorial board member,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1997-present

Editorial board member,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2004-2008

Editorial board member,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1996-1998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主編,1993-1995;社長,1997-2000

Ford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Fellowship, 1978-1979


學術性著作

專書                                                                                                                                                                                                                                                                                                   Top

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重探台灣戰後四大公司民營化的前因後果

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22年2月。

  • 本書簡介

  • 目次

  • 前言

  • 推薦文

呈現高度複雜的四大公司民營化過程,探究作為地價補償的出售公營事業的選取、估價、發行股票與輔導等過程,以及其涉及的 政商博弈。就日後經營情況而言,民營化成績甚為參差。台泥最成功,農林甚失敗,而工礦農林售出的47個獨立單位中則不乏 經營成功者。

 

中國產業的發展模式:探索產業政策的角色

台灣社會研究叢刊-21,2020年 3月。

作者近十多年來對於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發展歷程的探索,且聚焦 於產業發展。此書沿續結構學派對自由市場論的挑戰,著重探討產業政策的角色,並重視路徑依賴以及中國大陸超大規模所帶來 的制度特色。

  • 簡介

  • 目次

  • 導言

台灣的不成功轉型:民主化與經濟發展

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20年1月。

  • 本書簡介

  • 目次

  • 前言

  • 推薦文

台灣戰後初期經濟發展成績斐然,近三十多年來的民主轉型也被認為是一項重大成就。然而,現今台灣經濟明顯陷入困局,投資 不振、薪資停滯、升級滯後、缺乏前景,顯然政治轉型並未帶來成功的經濟轉型,原因何在?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

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17年 1月。

台灣在戰後持續了數十年的快速經濟成長,發展成績與南韓並居後進國之首,此書探討造就這成績的原因,挑戰了當今台灣社會的主流論述。

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

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03年9月,(與安士 敦合著, 朱道凱 譯,瞿宛文校訂)。

此書藉由深度分析台灣領導性企業和政府政策,來探討後進國家如何在高科技產業及現代服務業中急起直追 。

Alice H. Amsden教授已於2012/3/14去世,MIT已於2012/10/19-20為她舉辦了紀念會。議程及相關資訊請看會 議錄影

 

Beyond Late Development: Taiwan’s Upgrading Policie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3/5,  (with Alice H. Amsden).

A study of how latecomers catch up in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modern services, based on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aiwan's premier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A Persian version of this book has been published in Tehran, Iran, in 2009.

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

台灣社會研究叢刊-1120031月。

作者專研「如何解釋台灣經濟成長?」,將十多年來的研究成果,收集出版為兩本論文集。此第二本論文集延伸 台灣經驗,探討後進國家經濟發展、全球化、產業政策與歷史之間的關係。

 

經濟成長的機制─以台灣石化業與自行車業為例

台灣社會研究叢刊-1020026月。

此第一本論文集涵蓋個體層面的台灣產業研究,著重產業發展過程中,國家、產業政策、全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

公與私之間─台灣經濟發展的另類思考

天下雜誌叢書84,天下雜誌出版 社, 1999年。

本書主要收集了作者在前數年所寫的經濟評論,這些短 評主要發 表在《天下雜誌》,對於台灣的經濟問題,提出不同於時下流行的自由市場論的另類看法。

主編),產 業結構與公平交易法》,中 央研 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2), 台北, 1995年。


期刊論文                                                                                                                               Top

如何研究中國產業:多種理論資源綜論,2018,《人文 雜 誌》,12月號,1-8。(CSSCI)

張嘉麟、瞿宛文,2018,〈中國大中型鋼鐵企業 表現差異 及其決定因素〉,《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TSSCI)

Industrial poli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017, China Economic Journal, 10(3), 305-318. (Scopus)

Inductive method an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Alice Amsden on Taiwan and beyond”, 2017,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10, 15-34. (Scopus)
如 何評估戰後台灣社會科學界的進展-現代化與普世性,201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102 期,195-202。

地 方保護與市場競爭機制之運作-以中國鋼鐵業為例,2015,《經濟論文》,第43 卷第4 期,481-533。(與張嘉麟合著)

產業升級之路,2015, 《世 界經濟文匯》,第1輯,71-84。

Latecomer Upgrading in Taiwan, June 2015,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20(3):369-384. published online on 23 June 2015, http://dx.doi.org/10.1080/13547860.2015.1054165. (50份免費供下載 http://www.tandfonline.com/eprint/2KgIh4DGFc85gWE9NsBY/full)

 「重 探台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專題導言,2015,《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8 期,1-9。

台 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的前因後果,2015,《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8 期,11-68。

兼 顧地主的土地改革: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的歷史過程,2015,《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第 98期,69-145。(與廖彥豪合著)

從太陽花學運談起:反全 球化與反 中,2015,《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8期,345-357。

中國鋼鐵業近年來 高速增長 之成因,2014,《世界經濟文匯》,第4期,1-19。(與張嘉麟合 著)

Entrepreneurship and bureaucratic control: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2011, China Economic Journal, 4(1):65-80, published online on 7 Oct. 2011, doi:10.1080/17538963.2011.608507. 

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台灣發展型 國家的不 成功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4期,2011年9 月,243-288。 (收錄於朱雲漢等,2012,《台灣民主轉型的經驗與啟示》,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博源文庫, 3-45。)

How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romoted a Global Automobile Industry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11, 20(5):1235-1276, published online on 6 April 2011, doi: 10.1093/icc/dtr010.

Market Socialism, Chinese StyleBringing Development back into Economic Theory, China Economic Journal, 2011, 3(3):307-312, published online on 26 April 2011, doi:10.1080/17538963.2010.562044.

臺灣戰後工 業化是殖民時期的延續嗎?兼論戰後第一代企業家的起源,《臺灣史研究》,第17卷 第2期,2010年6月,39-84。

多 層次架構的中國產業政策模式――對白讓讓教授評論之回應,《經濟學季刊》,第9卷第2 期,2010年1月,761-770。

Can Taiwan's Second Movers Upgrade via Branding? Research Policy. 2009, 38:1054-1065.

台 灣經濟奇蹟的中國背景――超克分斷體制經濟史的盲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4 期,2009年6月,49-93。

超 趕共識監督下的中國產業政策模式――以汽車產業為例,《經濟學季刊》,北京,第8卷第2 期,2009年1月,501-532。

重 看臺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新史學》,第19卷第1期,2008年3 月,167-227。

戰 後台灣經濟成長原因之回顧――論殖民統治之影響與其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5 期,2007年3月,1-33。

台 灣後起者能藉自創品牌升級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3期,2006年9 月,1-52。(簡體版本─台湾后起者能借自创品牌升级吗?
《世界經濟文匯》,第5期,2007年10月,41-69。)

後 威權下再論「民營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3期,2004年3月,29-59。

自 由化與企業集團化的趨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7期,20029月,33-83。 (與洪嘉瑜合著)。

全 球化與自由化之後的台灣石化業,《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4期,200112月,13-47

台 灣產業政策成效之初步評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2期,20016月,67-117

全 球化與後進國之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7期,20003月,91-117(收 錄於賀照田(編),2002,《後發展國家的現代性問題》,學術思想評論第八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產 業政策與連鎖效果:台灣塑膠原料業發展的因素,《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2期,199812月,83-124。 (與黃秋燕合著)

產 業政策的示範效果:台灣石化業的產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7期,19979月,97-138。 (新修日文版─九州產業大學經濟評論,20028月 ,7(1): 79-109.

Causes of Growth : A Study of Taiwan's Bicycle Industry,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 21(1): 55-72. (更 新修訂中文版:成長 的因素: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研究, 收錄 於瞿宛文,2002年6月,《經濟成長的機制─以台灣石化業與自行車業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叢刊-10,199-224;中 文版本─ 成長的因素: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5期,1993 年11月,65-92)

Growth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Bicycle Industry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Journal of Industry Study, June 1996, 3(1): 35-52; with Jia-Jing Li.  (中文版本─成 長與產業組織: 台灣與南韓自行車業的比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35期,19999月 號,47-73)

國 家與台灣資本主義的發展─評論《解構党國資本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第20期,19958月,151-175

Import-Substitution and Export-Led Growth: A Study of Taiwan'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World Development, 22(5), May 1994, 781-794.  (中 文版─進 口替代與出口導向成長:台灣石化業之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8期,39-6919952)

The General Trading Company as a Risk-Bearer for the Upstream Firms, Taiwan Economic Review, 1990, 18(3), 281-295.

有 效匯率的變動對台灣貿易結構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1990,  18(1) 65-98。 (與董安琪合著)

Determinants of Marketing Channel Choice: Extent of Demand, Differential Costs and Entry Threats.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October 1989, 56(2), 349-362.

出 口自動設限對出口廠商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89 1(2)43-56

市 場機制與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89 2(3/4)131-146

The Effect of Learning on Market Structure,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July 1988, 55(1), 196-201.

Export-Led Growth and Import Dependence: the Case of Taiwan, 1969-1981,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88, 28, 265-276.  (中 文版─出 口導向成長與進口依賴,《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 13-28,1989年)。


專書論文                                                                                                                               Top

“How Indigenous Industrialization Began in Postwar Taiwan”, in Gee San and Intarakumnerd Patarapong (eds.), 2021,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aiwan: Past Achievem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 beyond 2020, Routledge, 16-33.

“The Un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Economy”, in Zong-Rong Lee (ed.), forthcoming, Unfinished Miracle: Taiwan’s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ransition, Routledge.

“How Taiwan Managed to Grow: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in Justin Yifu Lin and Celestin Monga (eds.), 2019, Oxford Handbook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71-590.

“Catch-up and Learning in Taiwan: The Role of Industrial Policy”, in Kenichi Ohno and Arkebe Oqubay (eds.), 2019, How Nations Lear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7-124.

Challenges for the Maturing Taiwan Economy, in Larry Diamond and Gi-Wook Shin (eds.), 2014, New Challenges for Maturing Democracies in Korea and Taiwa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16-249.

Modifying Economic Theory from 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Alice Amsden on Taiwan, forthcoming, in  MIT DUSP (ed.), Memory of Alice Amsden, MIT Press.

瞿宛文,2010,〈西 方經濟學 在東亞〉,童世駿編,《西學在中國──五四運動90週年時的思考》,頁232-245,北京:三聯 書店。

The Postwar Taiwan Economy, in Anis Chowdhury and I, Islam (eds.), 2007, Handbook on the North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Economies,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如何解釋東亞經濟成長―產業政策的理論分析,收錄 於瞿宛文,2003,全球化 下的台灣 經濟》, 台灣社會研究叢刊-11,185-208。

全 球化與經濟發展,收錄於曹 天予(編)2003,《現代化、全球化與中國道路》,全球化 論叢(3)315-35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Getting the Structure “Right”: Upscaling in a Prime Latecomer, in A.K. Dutt and J. Ros (eds.), 2003,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Structuralist Macroeconomics: Essays in Honor of Lance Taylor. Pp. 263-281,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with Alice H. Amsden) 

石 油化學產業產業政策,收錄於劉進 慶,朝元照雄(編著),2003『台 湾産業政策』,177-207 東京:勁草書房。

全球化與後 進國之經濟發展,收錄於賀照田(編),2002,《後發 展國家的現代性問題》,學術思想評論第八輯,46-70,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Upscaling: Recasting Old Theories to Suit Late Industrializers, in Peter C.Y. Chow (ed.), 2002, Taiwan in the Global Economy: From an Agrarian Economy to an Exporter of High-Tech Products. Pp. 23-38, Westport, CT: Praeger. (with Alice H. Amsde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Bicycle Industry in Taiwan, in L. Cheng and H. Kierzkowski (eds.), 2001, Global Production and Trade in East Asia. Pp. 295-304, Mass.: Kluwer Academic Press.

Linkage and Uneven Growth: A Study of Taiwan's Man-Made Fiber Industry, in G. Ranis, S.C. Hu, and Y. P. Chu (eds.), 1999, The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 in Taiwan into the 21st Century, 109-130, London: Edward Elgar (with Ming-chu Tsai).(中 文版:連鎖效果與不平衡成 長─台灣人造纖維產業的研究〉,收錄於瞿宛文,2002,《經濟成長的機制─以台灣石 化業與自 行車業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叢刊-10,93-115)。

臺灣石化業的發展模式以 人纖原料業為例,收錄 於曹添旺、賴景昌、楊建成()1999《經 濟成長、所得分配與制度演化》,中央 研究院社科所專書(46)109-147

水資源與石化工業,台灣研究基金會(), 《環境保護與產業政策》,台灣研究基金 會,台北,199412 39-53 


會議論文                                                                                                                             Top

Taiwan's recipe for economic change, paper presented at (Oxford) Handbook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uthor's Workshop,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 & 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6-07-15 ~ 2016-07-17.

Industrial poli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Biennial Conference on Trans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ED)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Demographics,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上海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 2015-09-07 ~ 2015-09-08.

台灣產業升級之路─兼論中國大陸產業政策模式,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學術研討 會,2014/4/16-18,地點:上 海市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中國產業政策模式的特色:與東亞模式的比較,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模式VI學術研討會,2013/12/5-6,中研院人社中心,台北南港。

中國產業政策模式的特色,中國經濟研究計畫成果工作 坊,2012/12 /6,台北市中研院人社中心。

Modifying Economic Theory from 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Alice Amsden on Taiwan, Alice Amsden Commemoration, 2012/10/1920, MIT Department of Urban Studies and Planning,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台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的前因後果,現代國家之形塑: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時間,2012/9/13~14, 台北市國史館。

中國發 展經驗對經濟理論的挑戰:趨同抑或趨 異,中國經濟發展模式V學術研討會,2011/11/17~18, 台北市中研院人社中心。

台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的前因後果,台灣社會研究學會2011年 會,2011/9/24~25,台 北世新大學。

試論中國模式對發展經濟學的意涵,中國經濟發展模式IV學術研討會,2010/10/21~22,台北市中研院人社中 心。

Entrepreneurship and Bureaucratic Control: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Auto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tterns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Reform, 2009/6/25~26, RCHSS, Academia Sinica, Taipei.

Why Did the Chinese Auto Industry Grow so Fast after WTO Accession?,中國經濟發展模式II學術研討會,2008/5/29~30,台北市中研院人社中心。

政府領導的台灣電子業網路,產業發展與中小企業研討會,2007/11/2~3, 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

從 汽車業看中國大陸產業政策,中國經 濟發展模式之研究學術研討會,2007/6/28~29, 台北市中研院人社中心。

Latecomer Upgrading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Lessons from Taiwan,  2004/6/3~4,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USA.

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論述,全球化下的經濟期待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 2004/11/2,北京市。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of Developed Asian Economies: Lessons for Others, Seminar on Innovation Systems in Asian Economies, 2003/9/3~6,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gency, Bangkok, Thailand.

全球化與經濟發展,全球化、現代化與 中國經濟發展道路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7/5~7,杭州,Boston University與杭州商學院合辦。

自由化之後的台灣產業政策,台灣資本 主義發展學術研討會,2001/12/27~28,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所。

由全球化看台灣勞工的處境,勞動事務相關議題研討會,2001/10 /17,台北市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

Taiwan'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since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Global Chemical Industry since the Petrochemical Revolution, 2000/10/1921, Association for History and Studies on Enterprise and the Economic History Institute of Bocconi University, Milan, Italy.

台 灣產業升級之目標與政策,海峽兩岸企 業改革與發展研討會,中國社科院與中華經濟研究院,哈爾濱,2000/8/1416

Industrial Growth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Case of Taiwan, Conference on Transitional Societies in Comparison: East Central Europe versus Taiwan, 1999/5/2729, Prague.

The OEM Model of Development: Can the East Asian NIC Catch Up?, Conference on Nationalism: the East Asian Experience, 1999/5/2527, Academia Sinica, Taipei.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Case of Taiwan, Pacific Economic Outlook meeting, 1999/3/1718, Osaka, Japan.

The "East Asian Miracle" 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ndustrial Policy: A Review. mimeograph, Academia Sinica, Taipei, 1997.

市場機制與社會公平,邁向公平正義的社 會研討會,台北,1993/11

Sustainability of Monopoly: Learning-by-Doing of Marketing vs. Using the General Trading Company, South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meetings in Dallas, Texas, 1985/11/2426. 


其他著作                                                                                                                               Top

反思工業文明與經 濟發展,《文化縱橫》,2021年8月號,北京,96-106。(CSSCI)


多層級模式:中國 特色的產業政策,《文化縱橫》,2018年4月號,北京,76-89。(CSSCI)


省思後發社會的學 術本土化,《文化縱橫》,2018年10月號,北京,45-57。(CSSCI)


從後進發展反思社 會科學普世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18年12月號。(TSSCI)


探索台灣戰後經濟 發展源起的歷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2018年12月。


從太陽花學運談 起:反全球化與反中,《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15年第98期,頁345-357。


中 國模式對發展經濟學的貢獻《文化縱橫》,2012年6月號,北 京,58-61。


如 何讓更多後進國家成功發展經濟― 《富國的糖 衣:揭穿自由貿易的真相中 譯版序言,(張夏準著,胡瑋珊譯),2010年8月,台北博 雅出版社 ,5-11。

 

Book review of “The origins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in Taiwan: Science policy and the quest for modernization”, by J. Megan Green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China Information, vol. 23 no. 3, November 2009, 511-513.


經濟發展的啟 動:1949如何改變了台灣的歷史,《思想》,2009年9月號。


西 方經濟學在東亞,《中國經濟》,2009年9月號,北京,112-117。收錄於童世 駿(編),《西學在中國──五四運動90週年時的思考》,北京:三聯書店,2010/7。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a latecomer: reproducing economics in Taiwa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June 2009, 10(2):275-281.

台 灣戰後經濟發展與民主運動,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5期,2007年3月,183-89。

如何評估外資功過, 《讀書》, 第314期,2005 年5月,北 京,13-22。 (收錄於《改革:反思 與推進― 《讀書》精選1996-2005》,2007,北京:三聯書局。)

競 爭、壟斷與經濟發展《讀 書》,第295期,2003年10月,北京,133-141

企業規模──越大越好? 《讀書》,第290期,20035月,北 京,143-150

反 戰與反思聯想 台社論壇:反戰與反思,2003/4/18。 後收錄於馮建三編,《戰爭沒有發生?》,台灣社會研 究季刊社,2003年。

反 全球化的意義何在?─回應「為何反全球化?如何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5期,2002年3月,247-260。(收 錄於賀照田(編),2003,《並非自明的知識與思想》,學術思想評論第九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 社。)

自由開放有利於經濟發展?─如何看待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讀書》,第276期,2002 年3月,36-44,北京。(收 錄於《重 構我們的世界圖景─《讀書》 精選1996-2005,2007, 北京:三聯書店;羅崗(編),2004,《思想文選2004》,桂林:廣西師範 大學出版 社;及許紀霖,劉擎(編),2004,《麗娃河畔論思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百 年產業新演義,《台灣世紀回味1895-2000時代光 影》,莊永明編,2000年,台北:遠 流,78-79。

對〈帝國之眼〉之 回應:經濟帝國之神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8期,19952月 ,257-263。

企業贈獎行為規範之研究,公平交易委員會, 1995年。

馬鋼投資案對國內相關產業之影響,國營會, 1993年。

匯率變動對我國產業發展的影響,經建會, 與董安琪合著,1990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tate: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Taiwan Government in the Economy, 1945-1998, A Book Review, The China Journal, July 2003, #50, 214-216.

Industrial Policy in Taiwan’s Post-Liberalization Economy, mimeograph, Academia Sinica, Taipei, 1999.

The “East Asian Miracle” 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ndustrial Policy: A Review. mimeograph, Academia Sinica, Taipei, 1997.

The OEM Model: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ostwar Period. mimeograph, Taipei, 1997.

Cournot's Work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His Monopoly Theory, working paper series 90-2. ISSP, Academia Sinica, 1989.

Japanese General Trading Company in Taiwan, working paper series 90-3. ISSP, Academia Sinica, 1989.

How Open Is the U.S. Economy ? A Book Review,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October 1987, 497-498.


評 論                                                                                                                                        Top

民意論壇文章(2003年 以後)

 

金融海嘯 美主導模式的危機  聯 合報,民意論壇,2008/10/21,台北

對當今台 灣經濟情 況的看法---觀 念平台專欄,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台北。

 

 

產業政策與公私分際

2010/06/28

願景何在

2007/08/03

空洞化的焦慮

2007/07/20

方便的敵人

2007/07/06

補償失利者

2007/06/22

資金如何不出走

2007/06/08

台灣經濟好不好

2007/05/25

 

公平發展走出意識形態牢籠 中國時 報,時論廣 場,2006/12/31, 台北。

黨國資本主義已終結? 中 國時報,時論廣 場,2006/09/14, 台北。

Privatization has missed the target”, Taipei Times, 2006/09/21, Taipei Times.

Re-examination of Privatization in Post-authoritarian Times”, (後威權下再論民營化),Taiwan Nerws, Forum, 2003/12/03.

自由市場迷思阻礙防疫  中 國時報,民意論壇,2003/05/17, 台北。

在大陸發表的評論

 

海外擴展必須具有長期競爭優勢 21世紀商業評論》20061月號,第17期,130-133,廣州。

公司治理缺乏典範21世紀商業評論》200510月號,第14期,34-35,廣州

國外併購是中國企業崛起捷徑嗎?21世紀商業評論》20058月號, 12期,廣州

天下雜誌專欄

稍早評 論文章

 

經濟發展為了什麼?

財經政策

政策與政商關係

公與私之間

性別與文化的經濟分析

(早年)女性主義雜文

其他

 

區域化、全球化與台灣經濟發展   台 灣民主學校第一期課程,2004/07/24, 台北。

歷史回顧訪談記錄  何佩珊訪問瞿宛文,《綠色矽島》紀錄片計畫,2001年, 未發表。後收錄於《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

也談四分溪情懷  中 央研究院週報,讀者來文,第618期,1997/05/09, 台北。

Working Papers (in English)


文 摘/筆記(下載)                                                                                                                      Top

    經濟發展相關文獻之讀書摘要


反 思經濟學                                                                                                                               Top

西方經濟學在東亞,中 國經濟, 北京,2009年9月號。

反思學術評鑑與學術生產以 經濟學學門為例   (簡報檔案)  發表於「反思台灣 的(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研討會」2004925~26

Taiwan News 英文摘要報導 (報紙剪報)  刊登於 2004-12-01, Taiwan News, Forum, “Reflections on academic evaluation and academic production: Taking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反 思台灣高教 學術評鑑會議之共識與主張

全 球化與學術生產  文化批判論壇第二十六場:全球化與學術生產,2003年12月21日,台 灣社會研 究季刊、文化研究學會主辦

談 談所謂「理性的人」 異 議經濟學家論爭立足之地,張時健譯,原刊於 2003年1月24日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by Peter Monaghan

國民所得代表甚麼?  原載於自立早報,1990年8月16日,台北 。後收錄於瞿宛文,《公與私之間》,天下雜誌,1999

經 濟學者的養成過程  克蘭大與 克拉馬 著,潘克宇譯,原載於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 (Fall 1987):95-111中 文版刊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4期,1993年3月,181-124。

Real World Economics Review

這是一個異議經濟學派的網站,原 名為 Post-Autistic Economics Network, 現在已正式成立 World Economics Association (免會費),此份Review為學會出版的電子正式學術期刊,網頁上有學會部落格以及相關資訊之外,還有這反思主流經濟學運動的重要文獻,包括法國、劍橋與哈佛等大學經濟 系學生要求改革經濟學教學的公開信。

此可點閱三份公開信的中譯版法國劍 橋哈佛大學經濟系學生要求改革經 濟學教學的公開信。


相關連結                                                                                                                                Top

Alice H. Amsden 教 授已於2012/3/14去世,MIT已 於2012/10/19-20為她舉辦了紀念會 。議 程相 關資訊會 議錄影

Post-Autistic Economics Network

這是一個異議經濟學派的網站,說明如上列

Joseph Stiglitz - Homepage

    Stiglitz教 授的網頁,文章可下載。

Dani Rodrik Faculty Web Page

     Rodrik 教授最新文 章皆可下載他 同時有個部 落格   

The Unofficial Paul Krugman Archive

    有 克魯曼精彩專欄

Japa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Chalmers Johnson 教授主持的研 究機構, 文章可下載

崔 之元清華網頁

U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UN-DESA)

新書可下載:Industrial Development for the 21st Centu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